|
聽說被東山海水漫過的心靈可以忘憂,來過的人都會點頭。 東山島的魅力遠不止是水清沙幼,碧波蕩漾,游弋于周邊海域的生猛海鮮亦讓人趨之若鶩。東山人深懂海鮮離不開水的全部秘密,我不止一次聽東山人說,生猛海鮮最忌濃墨重彩的烹調,白描手法最佳。在我看來,他們活脫脫就是海鮮們的知音。遠道而來的游人喜歡在活色生香的東山島遇見期待已久的幸福。 早餐五點多鐘,東山最大的海鮮市場————西埔中心市場就已是人聲鼎沸、熙熙攘攘,各種海鮮還在睡夢之中,就被拉來這里示眾。在這個市場里,有一片區域是屬于貝類的。我最愛吃的生蠔,在這里現剝現賣,個個體態豐腴。 偶遇性格開朗的賣貝類海鮮的大媽,我問她賣的十多種貝類都叫得出名字嗎?她笑說,當然嘍,它們就是我的孩子!七扯八扯,扯到了她的女兒三年前通過雅思考試,赴英國留學,丈夫是公務員,她在這里賣海鮮,更像是在打發時光。她說,一個人憑自己的能力獲得好生活,這是最令人開心的。 大媽說自己不賣死的東西,眼前的這些貝類都是活的,連血蚶也不例外。血蚶的兩殼表面如瓦屋棱,呈散射形。蚶肉為紫赤色,汁水如血,味極鮮美,是下酒的佳肴。大媽告訴我,血蚶最通俗也是最偷懶的做法是白灼,燒一鍋水,將盛著血蚶的漏勺放進鍋里,嘴里念一二三…………十,出鍋裝盤,直接上桌。我覺得叫它白癡烹調法,似乎比較貼切。我曾經吃過白灼血蚶,掰開后血汁橫流,蘸以陳年老醋,鮮甜可口。若有啤酒在手,幸福感將倍增。 相比之下,生腌血蚶的技術含量要高許多。雖然它也要經過“白癡”這一關,但是廚師還得親手剝開血蚶,將一半空殼扔掉,將另一半帶肉的殼擺在瓷盤中,再拌以醬油、醋、蒜蓉、蔥花等,讓晶瑩飽滿的蛤肉漂浮于分不清是血水還是醬油醋的濃汁中。端上桌來,看著香艷,吃著雅致,比吃白灼血蚶不僅省力,而且沒有血腥的感覺。 在東山,貝類比魚兒更像尤物,癡迷者眾。我在親營村漁排上吃過活扇貝。下鍋之前,這些扇貝仿佛在跳舞,只見兩片貝殼一張一合,咔咔有聲,節奏感很強,好玩極了。白煮出來的扇貝鮮甜得沒朋友,令人不能不相信任何海鮮都有它的豆蔻年華,應該在它最生猛最青春的時候,用最尊重原汁原味的方式享用它。 東山人很親切地將小魷魚叫做小管,好像叫喚鄰家孩童似的。 小管是東山島的標志性海鮮,東山海域清澈海水是小管們夜夜笙歌的樂園。南門灣一帶從農歷4月到10月,漁民就將這片海域當作自家的魚池,體驗著信手拈來的快感。每天夜里,他們利用小管熱愛光明的特點,以燈光誘捕魷魚,并就近賣給了大排檔,大排檔轉手又賣給了食客。從大海到餐桌幾乎是零距離。漁民高興,食客高興,大排檔的老板更高興。瞧他們通宵達旦地營業,而沒有倦容,就明白支撐這種精神的是多么豐厚的利潤。 剛上岸的魷魚透明清澈,仿佛能看見它最后一天的幸福生活,比如吃了三只小蝦、一只小魚什么的,都能數得出來。再過一會兒,魷魚就不那么透明了,不過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呼吸,因為那些密集的斑點像紫色的云彩一樣在體內飄來飄去。此時的小管呈圓柱體,這是鮮活的重要標志。 東山餐館的廚師總愛將活蹦亂跳的小管拿去白灼和油燜,連墨袋一起吃,認為這樣豐富的氨基酸一點也不流失。我覺得還有一種吃法更具魅力,那就是小管刺身:將小管洗切后迅速冰鎮十分鐘,然后佐以芥末和醬油,入口既鮮甜又脆爽,吃得我心潮澎湃,猶如東山的海! 當城里人以吃龍蝦、大鮑魚為高檔享受時,東山人卻以巴浪魚、籃子魚為日常的最愛。在東山三日,我所接觸的水產養殖者、魚販子和餐廳廚師,他們無不堅持一個共同的理念:新鮮高于一切。無論貴賤,鮮活才是最重要的。 紡錘體形的巴浪魚(學名叫藍圓)是東山周邊海域最豐富多產的經濟魚類,在烏礁灣海灘上,剛上岸的巴浪魚每斤只要七八元,比有些蔬菜還便宜。東山人喜歡將鮮活的巴浪魚洗凈,用粗鹽、胡椒粉稍加腌制,然后把魚放在竹箕內,在開水中用慢火浸熟。待巴浪魚完全冷卻后,蘸豆瓣醬吃。他們稱之為“巴浪魚飯”。 在東山島,滿街都是“地瓜粥”店,主要賣早餐和夜宵。“巴浪魚飯”是地瓜粥最不可或缺的經典配菜。巴浪魚肌理結實,余味甘甜,咀嚼起來有勁,與生津止渴的地瓜粥形成東山絕唱。據說,地瓜粥與巴浪魚飯,是遠游在外的東山人最牽掛的鄉愁。 (黃橙)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