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鄉下的朋友寄來一斤紅菇,讓我又回憶起曾經的青春歲月。 暑假是采紅菇季節,想起紅菇,我的喉嚨滾動了下,那可是山中珍品,也是城里人罕見的尤物。紅菇,外觀光滑而紅艷,每年夏秋時節,就是此菇生長之時。但紅菇生長條件極其苛刻,要在潮濕而長雜樹的地方才能找到它。同一片山看似相同的地貌也不一定會長,因此至今紅菇還不能人工培種呢。大自然就是如此的神奇。我曾經工作的森林派出所,在閩西的清流余朋,這里人少山多,一個鄉才5000余人,人均可以分到幾十畝的山地。大山之中,非常適合紅菇的生長。 紅菇,在當地的吃法是,煲雞湯或者與新鮮瘦肉合煮。湯,是紅色的,不是血紅,而是淡紅的顏色,嘗上一口,鮮、滑、潤而甘甜,是一種極品美味。但村民們都有些舍不得吃,只有家里來了貴客或者盛大節日的時候,才會拿出來享用。因為紅菇稀少而美味,所以價格昂貴,每年都在漲價,目前極好的要每斤1500元了。 紅菇,一年采菇的時間也只有一個月左右。每到采菇季節,就是整個村的人都出動上山,很熱鬧,也很有趣。 天還烏黑,東邊的啟明星還沒有升起,一聲吱吱的聲音打破了村莊的寧靜,那是村里的一戶勤勞人家打開后門弄出的響聲。村里的狗看見了飄忽的人影,開始不停地狂叫,一戶戶人家都趕緊起來,上山采菇了。我工作的森林派出所就在太山村旁,有一年采菇時節,我也去湊熱鬧,和村民睡在樹底下,等紅菇長出來的時,及時采摘。 采菇的人,都拿著一個籃子和布袋,他們都是奔著自己熟悉的紅菇窩去的。遇見小年,紅菇長得少的年份,他們滿山地找,走著走著,他們也能相遇,因為山連著山,看不到邊。有時候還會遇見外村越界采紅菇的人,這時候村里人就會說他們幾句:“自己村里不采,跑我們這里來搶啊。”遇見豐年時,山里便靜悄悄的,因為一個窩點可以采許多紅菇,沒有必要滿山找。最好的時節是下太陽雨時,太陽當空照,雨嘩啦嘩啦下。這樣的雨,不比尋常,在大山的深處,太陽雨淋在潮濕的枯葉上,一淋一曬,可以催生出許多的紅菇。 我當時還在工作,沒有村民那么積極。就在派出所附近雜樹林里晃悠,看看有沒有“漏網之魚”。 我們悠悠地來到了雜樹林,看到了幾個村民也在采菇。打著招呼,我們便去找雜樹枯葉多的地方去找,哪里還有呢,都說早起的鳥兒有蟲吃,我們這時候去的人啊,只能抓點不值錢的雜菇了。一不小心找著找著,還采了一個,那心情就像撿到寶一樣開心。折騰兩個多小時,也有幾個了,回去準備上班。幾朵紅菇拿回派出所和幾個民警炫耀下,甚是得意。采到的紅菇和雜樹菇,一起放在派出所的陽臺上慢慢的曬著,等晾干之后,有一股濃濃的清香味,彌漫著派出所。 經過幾天的暴曬,紅菇干了,拿來燉小母雞吃。炊事員等小母雞快煮熟時,紅菇洗凈,然后放進雞湯里滾幾滾就可以開吃了。那雞肉,那湯都是極品,讓人難以忘懷。雜樹菇炒辣椒也是不錯的美味,一并吃了,天然而富有營養。 采紅菇,是那里村民的一段小故事,故事里有我,我是個配角。每當這個季節,我想了那段青春歲月。 (彭清水 作者單位:三明市三元區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