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17日訊 “給我來杯水……再給我一杯水……”在連江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審訊室里,犯罪嫌疑人唐某的情緒越來越焦躁。他接過民警遞來的水杯,一口接一口地喝。他的手微微顫抖,將水杯中的水飲盡后陷入了沉思,隨后他好像使出了很大的力氣,緩緩抬起頭:“我說……” 近日,連江警方破獲了一起手機被盜案。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隨著小案的告破,一起18年前的命案也隨之浮出水面。經審訊,犯罪嫌疑人唐某交代了自己的罪行,一起塵封了18年的命案終于真相大白。 民警對犯罪嫌疑人開展心理攻堅 民警在研判案情 盜竊手機被抓隱瞞身份 警方懷疑背后有“故事” 7月3日,連江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接群眾報警,稱其手機被盜。民警現場勘查并未收集到較多跟犯罪嫌疑人有關的線索,于是向連江縣公安局合成偵查中心尋求支援。 接警后,合成偵查中心立即啟動小案快偵機制。“我們對案發路段的公共視頻進行研判分析,沿途發現了犯罪嫌疑人的行進路線。”辦案民警介紹。經過民警不懈努力,案發后24小時內鎖定了犯罪嫌疑人,并描繪出了犯罪嫌疑人大致的活動范圍。 7月14日晚,經預伏守候,民警在連江敖江鎮將犯罪嫌疑人抓獲。但面對訊問,犯罪嫌疑人吞吞吐吐、搪塞隱瞞,拒絕如實交代身份信息。見狀,民警決定先帶犯罪嫌疑人前往其住所查找被盜手機。 在犯罪嫌疑人暫住地,民警要求其出示身份證。犯罪嫌疑人稱放在工地,不在住所內。出于職業敏感性,民警懷疑該名犯罪嫌疑人背后藏有不為人知的“故事”。隨后,犯罪嫌疑人被帶回派出所進一步訊問。 相貌與在逃人員高度相似 心理防線最終被突破 在連江縣公安局城關派出所審訊室,犯罪嫌疑人對自己的身份百般狡辯,始終無法自圓其說。在與犯罪嫌疑人溝通的過程中,民警屢屢碰壁,但仍嘗試與犯罪嫌疑人聊家常,轉移其注意力。 在城關派出所民警對犯罪嫌疑人開展心理攻堅的同時,縣公安局合成偵查中心的民警正迅速對該男子身份信息進行核查比對。經過連續奮戰,民警驚奇地發現,這名男子竟與2003年發生在廣西全州市的一起故意殺人案的在逃人員唐某相貌高度相似。 為進一步確認犯罪嫌疑人身份信息,民警將犯罪嫌疑人血樣送往福州市公安局刑偵支隊進行DNA檢測。就在等待檢測結果時,犯罪嫌疑人的心理防線被突破了。 “剛開始,犯罪嫌疑人主動交代了自己盜竊手機的事,民警在和他談及孤苦伶仃多年的漂泊生活后,犯罪嫌疑人淚流滿面,傾吐了18年前困擾了他一生的‘秘密’。”城關派出所副所長莊乃榕說。 爭搶生意引發血案 18年前命案真相大白 隨著審訊工作的不斷深入,18年前發生在廣西全州的命案終于浮出水面。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叫唐某,家住廣西全州縣,潛逃前靠三輪摩托車載客謀生。說起2003年10月26日發生的事,他記憶猶新。 時年,唐某44歲。當天上午唐某停車候客時,另一名摩的司機李某將車停在了唐某的旁邊,并將一乘客攬到自己車上。唐某覺得李某不遵守“先來后到”的規矩,公然“搶客”,一時氣憤遂上前與李某爭吵。在激烈爭吵中,唐某持刀將受害人李某捅傷致死后畏罪潛逃。 18年來,為了躲避警方的追捕,唐某隱姓埋名流浪各地,住過公園、橋洞、車站等處,直至在連江落網。 目前,連江警方已將犯罪嫌疑人唐某移交廣西警方。 (本報記者 陳欽祥 通訊員 江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