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土豆的一生,注定是一條年復一年的經典線路。 春天,一個個精心挑選出來的土豆種被切成無數塊小土豆,按照芽眼的走向進行栽種。春雨霏霏,鉆出泥土的土豆芽,沒幾天時間,由初生時的單葉,逐漸長成羽狀復葉,綠得發亮像刷了一層薄油。 土豆被種下后就遇上春播,被人忽略的土豆很淡定,它們自顧自地生長著。泥土里的世界,土豆的生長總是讓人感到很神秘。夏天的時候,路過土豆田,看著一株株茂盛的土豆秧,真想挖開看個究竟,看看這蓬勃的生命之下,生長的一窩土豆是大是小?是滾圓還是橢圓?它們藏在泥土里,會長成什么樣子呢?雖然猜不透,卻讓人充滿期待。 有時看著這一田的土豆,甚至想,土豆真是憨啊!同為泥土里的食物,紅薯披一襲紅袍,在顏色上略勝一籌。花生,圓臉蜂腰肥臀,玲瓏有致,身材好得無人能敵。還有白蘿卜,很會生長,露出地面的上半身,碧綠如翡翠,埋在土里的下半截,白白胖胖,拔出土剝了皮咬一口,滿口生津。而土豆,土里土氣的顏色,樣子長得也很隨便,圓不圓,扁不扁,一臉憨厚的模樣最沒特點。 秋天,土豆熟了,曾經的青春和繁華隨風而逝,留在地面上是一蓬枯黃憔悴的莖葉。挖土豆是技術活,工具也很特別,是4根直立的鐵齒鍬,齒間距離3-4寸不等。一鍬下去,飽滿的土豆在齒縫間才不易被挖破。有經驗的農人雙手握著鐵齒鍬,順著藤向下插進泥土,不必太用力,用腳輕輕一踩,就能感知是否傷及泥土中的土豆。 一鍬一鍬挖下去,一串土豆,有的滾圓,有的橢圓。提在手中,你不禁感嘆,生命如此神奇,在我們肉眼看不見的土地里,土豆生長著土豆。而且,土豆的世界里,與人類是多么不同,它們以肥胖多肉為美,以骨感為丑,土豆選美的主題永遠只有兩個字:肥胖。再挑剔的農人,也深愛著豐腴的土豆。土豆出生于泥土,成長于泥土,它們在泥土里,吃了睡,睡了吃,一個個你追我趕,就是為了讓自己長得豐滿、圓潤、肥胖,它們知道自己的使命————以最大的能量釋放自己,奉獻自己。 鄉親們挖出來的土豆,肩馱手提,沿著縱橫交錯的田埂,把土豆運到村道上,再用板車往家里拉。夕陽下,村子上空飄起縷縷炊煙,村道上一車一車的土豆,排著長長的隊,正緩緩蠕動著往村里爬,像極了螞蟻搬家。 收回的土豆,只有被父母整齊地收拾到地窖,他們心里才安穩。土豆像一個個隱士,又像一個個君子,總是在人們山窮水盡時,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土豆可當菜,也可當飯。小時候糧食緊缺,最不起眼的土豆卻最有擔當,只要有土豆在,鄉親們就能熬過米缸里沒有幾粒米的饑荒歲月。 家常菜肴里,土豆可成絲、可成片、可成丁、可成塊,油炒、涼拌、紅燒等等,可謂千變萬化、風情萬種。窮盡無數吃法后,母親粗糧細做,把削了皮的土豆蒸熟搗爛,加少量面粉,做成餃子皮,用新鮮的韭菜和雞蛋調成餡。出鍋了,青灰的土豆皮,鮮嫩的韭菜餡,咬一口,餡的鮮汁流出來,而土豆皮筋道有彈性有嚼勁,如此美味就連山珍海味也比不上啊!如今,餐桌的江湖里,土豆雖然成了配角,但在“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的今天,土豆依然牽系著我無法割舍的故土情懷。時至今日,在家鄉,只要有土地,家家戶戶都會或多或少地種上土豆。 在故鄉,如果有人說“你長得就像個土豆”,請不要誤會,這樣溫情而生動的比喻,是對你品格和性情的極高贊美。在鄉親們眼中,憨憨的土豆,是質樸與敦厚的代名詞。憨憨的土豆,它們雖深埋泥土,思想的卻是,如何將荒年中的人們從饑餓中拯救,樸素而簡單,純粹又高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