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熹《偶成》曰:“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說的是春去秋來,一樹梧桐花在秋風中凋落。開時似有情,謝時亦無意,榮枯有定,倒不必與誰交代。 雖說花落滿地,但煩惱也隨這亂紅散去,再不必收管。總聽人說,人生至簡,把繁復刪去,洗盡鉛華,將過往清零。也是,昨天所發生的一切,于今日及將來,已經毫無有瓜葛。 可以對往事忽略不計毫不在意之人,當是需要氣量與風度的。我自問胸襟不夠,許多人和事,仍苦于自困,不得解脫。每至黃昏,時常思緒涌動,想起漫步平流尾巖石棧道,春風浩蕩,樹木叢生,風動浪涌,吞日吐月,不禁感嘆“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又想起飛丹映翠的“百年荔園”,寶媽寶爸三三兩兩結伴,采摘荔枝,或笑逐顏開,或竊竊私語,把紅荔和綠葉扎成花束,獻給心上人,完成“荔枝紅,荔枝甜,荔枝流蜜甜愛情,甜了一生好光景”的約會,別有一番霞樹珠林暑后新、直題情濃入荔香的情趣。 時光微涼,記錄了一些與自己相關的、無關的故事,彌漫著一種秋的氣息。 入秋后,時有急風驟雨,轉而又清光湛湛。昨夜大雨滂沱,掩簾臥榻,窗外似要山河動蕩,但仍覺心安從容。我對歲月有太多的感激,因為這些年的際遇,令我內心強大,又始終保持一種清潔。總算明白,人生所有的好,都是需要自己來成全。過往種種辛苦與磨難,也只是為了今天,缺了一天,少了一段,都有差別。 而今,人過中年,喜歡深居簡出,與人交往漸少,是怕與人添煩難,唯恐相欠于人,寧可遠了距離,或隔一座城池,或隔一道花墻,守著寂寞,但求日子平靜清安。 也曾穿梭于警壇風云,為人事所縛,被艱險所苦,經血火洗禮,又為名利折腰。那時年輕,愿年序清寧,百味皆嘗,何懼風雨霜雪;愿立警鑄魂,傾盡心血,哪管什么細水長流。 走過迷惘,受過委屈,又或僅僅是從警人生必經的些許磨礪,但諸多甘苦榮辱,都是要經歷的。出走半生,已從新警成了老警,老去幾多年華,終歸自然平靜散淡。 看我當下詩酒書茶,幾多風雅,也是從煙火中穿行,從故事里走出來。窗外天高云淡,山溫水暖,幾乎讓人遺忘那些風刀霜劍的日子,滄海桑田的世事。 就連我,亦慢慢地被人遺忘,那些寫過的書,大概也落上塵埃。如此甚好。古人避世,遠離喧囂,隱于山林,而我無需躲藏,便可蔽身于這幽靜之處,閑逸自在。 縱如浮萍過客,寄身于山田雅舍,白墻黛瓦,軒窗明凈,門前古樹參天,屋后翠竹環繞。夜里秋蟲唧喳,晨時雀鳥啁啾,可聽雨吃茶,可陽光下賞花,無懼無憂,不驚不擾,悠然安好,是余生所愿,也是福分。日久年深,待修行有了境界,從世俗中超脫,你所居之處,是紅塵風流之所,還是荒寒鄉野之地,都不重要了。 這些年,對我不厭其煩,千叮萬囑的人,便是年邁的父母。平生喜清靜,怕人叨絮,但想某一天,再也聽不見他們的叮嚀,又不免心生感傷。 世事飄忽,幾多無常。我愿光陰簡約美好,平淡素凈。自此,遠離憂患,喜樂無涯。 (劉明 作者單位:福州市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