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味兒越來越濃。12月23日,央視財經聯合拼多多發起“迎新年 拼農貨”直播活動,湖北宜昌秭歸縣縣委書記楊勇,湖北恩施來鳳縣縣委副書記、縣長張作明在直播間為家鄉好農貨代言。“秭歸臍橙酸甜可口,太好吃了,大家都來看一看。”楊勇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現場開吃。他詳細介紹了秭歸縣當季的特產臍橙,有紐荷爾臍橙(圓紅、長紅)、中華紅肉臍橙、血橙等,如數家珍。“我們秭歸縣一年四季有不同品種的柑橘供應,春季賣倫晚臍橙、夏季賣夏橙、秋季賣早紅臍橙、冬季賣紐荷爾橙。”楊勇道,在全國鮮橙三大產區中,“四季鮮橙”是秭歸獨有優勢,一年四季種植產銷鏈條環環相扣。 這場直播帶貨,短短數小時,柑橘類的成交訂單排在第一位,給今年秭歸臍橙冬季銷售打下底氣。今年,受氣候影響,湖北秭歸主產區臍橙減產約30%,借助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的農地云拼開始全國“俏賣”,正迅速飛往全國各地。 楊勇介紹,到2021年年底,秭歸臍橙的綜合產值突破85億元。從鮮果銷售、精深加工到三產融合發展,“要讓廣大的農民分享產業價值鏈增值的收益”。 這幾年,在新電商平臺的助力下,秭歸臍橙熱銷品種達上百個,大面積推廣種植的有9個,標準化管理、高科技流水線日漸成熟,果子長得越來越水靈,酸甜適中,點綴了全國人民有滋有味的生活。
20多年前背筐子最遠賣到武漢 如今電商上門收購 全國網友曬截圖 家在秭歸縣野桑坪村、今年58歲的寇有明,種橙子、背橙子已有30多年了。12月下旬,正是紐荷爾臍橙成熟的季節。果子掛在枝頭,把樹壓彎了腰。記者跟隨他深一腳淺一腳的上山采橙子,一路都被清甜的香氣包裹。寇有明背著一筐200斤左右的橙子,一路下山,步子時而踏在半腳掌寬的臺階上,時而攀上泥巴小路,手中的木杖時時探路,走起來如履平地。一上午,他背了十幾趟,額頭的汗亮晶晶地布開來。他家中最早有2畝4分地。“20多年前,村民賣的橙子只有一個品種,叫錦橙,只有冬天上市,我們要把果子背到碼頭,坐輪渡運到宜昌去,或者坐車,一來一回運輸成本很高,還賣不上好價錢,畝產不過4000斤,橙子0.35元一斤,加上勞力,一年最多賺個5000多元。很多村民甚至都不愿意采摘。那時候,果子最遠賣到武漢。” 過去,秭歸臍橙容易滯銷。主要原因,一是品種單一;二是結構不合理,春節期間蜂擁上市,不光與各種橙子競爭,還與其他水果競爭,結果是一再壓價,果賤傷農,惡性循環;三則銷售網絡局限,橙子難得出山。 三峽大壩建成后,秭歸當地特殊的海洋氣候也引起了“柑橘院士”鄧秀新的注意。鄧秀新是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多年來一直致力于柑橘遺傳改良和品種選育研究。2003年,鄧秀新親赴秭歸推廣“留樹保鮮”技術,并長期扎根當地為農戶培育優質品種,先后從國外引進了倫晚、紅橙等優質品種,為當地農戶開拓了一條致富路。 近幾年,秭歸臍橙種植面積與產量快速攀升,2011年23萬畝23萬噸,2020年40萬畝60萬噸,電商銷量占30%。峽江兩岸,崛起一座秭歸大果園。 最近四五年,新電商平臺發力農貨上行,秭歸橙子的生意愈發紅火了。和寇有明差不多,53歲的余兵家里有5畝橙子林。“以前背著筐子四處賣臍橙,如今,山下就有電商公司的大小老板停著車,收臍橙,一年收入不下8萬元。”
這天,在山下,停靠著的正是湖北譽福園來拉橙子的貨車。一個個村民背著上百斤的橙筐沿著山路而下,車邊,馬上有人接應。筐子從背簍上滑下來,筐里的橙子歡快蹦跳。現場分揀的女工迅速分揀,挑出次果、裂果、看相不好的果子,再逐一裝箱裝車。這家生鮮電商企業一年往全國發3000多萬斤臍橙,是拼多多上湖北生鮮銷量前三、勢頭最猛的生鮮電商企業。 目前,譽福園秭歸臍橙拼多多上的銷售占比已超過50%。“眼下正是紐荷爾臍橙銷售旺季。天氣一晴,背橙子的村民便結隊上山,我們每天都要采購六七輛大貨車的橙子,農戶根本不愁賣。”負責采購的譚虎程說。“流轉快的時候,消費者當天早上下單,我們馬上采摘,馬上發貨,快的當天能到省內,第二天到達全國。消費者的好評截圖,我們會發給農戶,他們看了樂得合不攏嘴。” 經紀人曾“坐收”橙子大小難通吃 “農地云拼”助推果林精心管護 “電商平臺收購量大,銷量不愁。”郭家壩鎮牛嶺村的周金橋不僅是種植倫晚的大戶,還張羅著十幾個農戶的橙子,成為他們的“經紀人”。 “以前,大家把橙子送到我家里來,最多的一天,我收了1萬7千斤,選果、稱秤、收款,還得一口口地嘗果子。全靠人工,小果子不收,退回去就犯愁了,收了又不好賣。”周金橋后院就有幾棵橙樹,他帶著記者邊走邊看,“三分種子,七分種植。”現在,電商平臺對臍橙種植提出了標準化要求。早年種植橙子的經驗是“矮密早豐”,在上世紀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現在果農們反其道而行之,稀植大株,每株只保留三個主枝,疏株間伐,把每畝密度降低,通風采光,長大果子。通過掛頻振式滅蟲燈、黃色誘蟲板等生物防治辦法,減少蟲害。為此,周金橋每年還要組織農戶搞培訓。 精心管護,果子有了更好的效益。光周金橋家,倫晚畝產就高達1萬多斤。譚虎程上門收橙子時,周金橋還亮出了新開發品種——巧克力橙。“皮似巧克力,嘗起來口感甜潤。”周金橋推薦道。譚虎程笑稱,品種是好,產量得跟上了,我才敢要。“一上拼多多,就容易爆單啊,你得跟得上量才行。” 拼多多農地云拼模式量大,將消費端分散、臨時的需求,在時間和空間上形成歸集效應。穩定的需求重塑農產品的流通鏈條,產地直發取代層層分銷,成為農產品上行的主流。 譚虎程分析,今年冬橙的行情走高,一方面是因為果子減產,導致供應相對緊俏些。另一方面則是電商打開了新市場,讓更多的消費者知道了秭歸臍橙。同時,電商平臺助推原產地技術革新,橙子變得越來越有“品”了,全國各地,包括北上廣的消費者成了秭歸臍橙的購買大戶。 新電商平臺推動農企技術革新 流水線能“看透”橙子重量和糖度 在秭歸產區的中心位置郭家壩,湖北譽福園去年合資籌建的一座新的廠房,面積7000平方米,正式投產已有一年多了。 投身農業十年來,該企業負責人朱道鵬感悟最深的還是農業的標準化問題。秭歸地區的橙子種植,當前仍是分散式的小農模式。“我們與秭歸的農戶、合作社嘗試合作,推廣標準化種植,讓老百姓把橙子種得更好,賣得更好。”朱道鵬說。目前,譽福園已經對精品農業進行了初步嘗試。
現場,郭家壩的廠房裝上了一套國內最先進的流水線設備,有紅外檢測系統。上了流水線的橙子,一邊跑,一邊經過精密儀器的“火眼金睛”——實時對橙子進行重量、大小甚至糖度的測算和分級,篩選出最優質的果子,直供拼多多的消費者。 2019年,秭歸臍橙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產量60.53萬噸,產值30億元。戶平收入已超過4萬元,并涌現出鄧家坡、彭家坡、王家橋3個臍橙產值過億元的村。2019年4月,秭歸成功實現脫貧摘帽。在新電商平臺拼多多的助推下,臍橙逐漸發展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領軍產業。 冬日里,若有暖陽,便是采摘橙子的大好時機。辛苦勞作一上午,采摘橙子的村民們便聚在某個農戶家中,在哪家采摘就到哪家吃飯。來采購的八方來客,電商公司老板也聚集于此,邊吃邊聊行情,再聊聊生活。 這頓飯必是豐盛、熱鬧的,像過年。切下臍橙的果皮,成絲,涼拌折耳根;橙皮和著豬蹄一起燉湯;泡上一杯杯橙皮茶…… 湖北人的好客和熱氣騰騰的美好生活,便和著這橙子里的味道,飄向遠方。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