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汀南山鎮塘背村。 那一年,塘背農民掀起了抗租抗稅斗爭熱潮。當地土豪拼湊了一支30多人的反動武裝,并勾結鄰近的反動民團對村民們進行殘酷鎮壓。村民們掉進了更加深不見底的苦海。在紅軍的支援下,村民們決定進行武裝暴動。 暴動前夜,村婦們紛紛取來家里珍藏的老酒為他們鼓勁。暴動隊員端起酒碗一口悶。他們約定,暴動成功,再喝酒慶祝。拂曉,張赤男、羅銘等領導700余塘背農民包圍了地主豪紳的住宅、地主武裝駐地,捉獲多名土豪。土豪劣紳的房屋、財產被沒收均分給農民。 1929年農歷十月初四,塘背村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恒。這一天,貧苦的塘背農民終于翻身了。這一天,貧苦的塘背農民終于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土地。 到了舉杯的時候,村民們竟找不出酒來。遂拎了鋤頭,田里勞作去了。 農人們在自家的土地上辛勤勞作,愜意快哉,十分歡喜。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田里的稻米一天比一天豐收富足,是時候補上慶功酒了。 臘月農閑時,家家戶戶都開始釀酒。釀酒的糯米是自家種的糙米,粒粒飽滿。村婦打來井水,把釀酒糯米洗凈浸泡。再用笊籬把糯米撈起倒進大鐵鍋內的飯甑里蒸。當地人蒸酒飯大都用木柴做燃料。一鍋酒飯從生到熟,掌握火勢才是關鍵,大火、小火、文火,若是飯甑蓋內的水干了,酒飯就蒸熟了。酒飯蒸好后用凈水沖至不燙手時,再把酒飯倒在干凈的大簸箕里鋪開,把準備好的酒餅撒下去拌勻,然后把拌有酒餅的酒飯裝入事先準備好的陶瓷酒缸里,中間摁個用于“出酒”的窩,酒缸口用干凈的草紙蒙住。一切妥當后,將酒缸放到陰涼通風的地方。和好的米團發酵好以后,釋放出來的香氣有如小蛇一般四處游走,一天比一天濃郁。過些時日,揭開酒缸上的草紙,酒窩里已是清澈透亮的酒露。用湯勺舀起,澆在周圍,米酒就算是釀成了。要釀成老酒,還得把酒娘用草紙蓋住包扎好等待繼續發酵。到冬至那天,用山泉水按一定比例浸泡。在酒缸上蓋上棉衣棉被保溫。直到過年前幾天,把酒糟去掉,才算大功告成。 若遇上結婚生子、迎神打醮、逢年過節,從酒壇里裝上一壺米酒,配些下酒菜,便是最好的款待。更有甚者往酒壺里放入三兩片老姜,溫熱后酒香糅合著姜的辛辣,更加濃郁撲鼻。一口下去,口感爽滑,甘醇渾厚,只叫人吞下舌頭。主人見客咂嘴,滿心愉悅,頻相勸:“自個釀的,喝了不上頭。再喝!再喝!”就有面對瓊漿玉液把持不住者,抄起海碗,仰起脖頸一飲而盡。 有人向當地人要來方子釀酒。釀出的酒,全然變了味道。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真是一點兒假不了。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原是如此。抑或是,在這片土地釀出的酒里,添了不尋常的兩味————人們對英雄的情結,和對過往的追憶。 此刻,突然很想來杯當年赤衛隊歃血為盟的塘背老酒。只為致敬那段崢嶸歲月! (鐘嫻)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