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望江南》的一眼翠綠在春光里映入我的眼簾,我愛不釋手。 《望江南》是與歲月與時代的共鳴。 空山遼闊,草木清新,王旭烽將文字播撒在茶園大地,她潛心研究茶學茶史茶人,耐心教學與推廣茶藝,為茶文化的傳承與遠播不遺余力奉獻自己的年華。《茶人三部曲》從1990年開始動筆,到1999年底改定,整整用去作家十年的青春。江南杭姓茶人家庭六代的命運沉浮翻滾,與茶史和近代史有機融合在一起,從樹上掉下個人險些砸中新娘起筆,自1863年太平軍撤出杭城,一直寫到1998年全球茶人捐資修建杭州國際和平館揭幕為止。展開130萬字的鴻篇巨軸,是60多個讓人過目難忘的鮮活人物,筑就茶文化長篇小說的一座豐碑。小說獲得第五屆茅盾文學獎,入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期間,作品依然被不斷翻譯、不斷出版,展現出強大的時代穿透力。 如今,作家在沉潛26年后新出版的這部長篇新作,帶著一種責任感、使命感,填補了《茶人三部曲》所跳過的建國后到改革開放前這一段時期的空白。《望江南》貫穿起前三部作品,再一次帶領我們穿透歲月與歷史的帷幔,在滾滾紅塵不斷流傳。這是每一位讀者的幸事。 《望江南》是詩意地棲居于深情的大地。 王旭烽說過,一個作家、藝術家,會事先在作品中與自己的命運遭遇。因為對茶的書寫,她最終成為大學教授,這是事先不曾預設及追求的命運。作為國家一級作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四次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作家迄今已發表約1500多萬字作品,出版多部文學和茶文化著作,改編的昆劇《紅樓夢》曾獲中國戲劇界最高獎。而作家數十年靜心于創辦學院與擔任教學,是為隱士,是為高士,這正是詩意生活的最好注解。 詩意的生活屬于茶人。《望江南》里,我最喜歡的還是杭嘉和,他所經歷的時代波瀾壯闊,無論歷史與文化如何演進,人世如何變遷,天地如何折裂,人物如何在迂回曲折中艱難前行,他的每一處為人處世,都收斂平和、包容平衡,不失優雅和穩健風范,一肩挑起守護產業與家人的擔當與重任,這正是茶人的精神“精行儉德”。休對故人思故國,且將新火試新茶。生活苦嗎?嚼嚼咽了。這是這部偉大作品的魂。江南煙雨浸潤中的選擇與奮進,時代激昂與風雷聲中的茶香和茶性,是江南文化的詩意和力量。杭家人的故事是對消逝的歷史的建構,也是對文化傳承的嶄新探索,飽含著濃厚的家國風度和品格。 拿到新書的那一天,屏幕上在播放《茶屆中國》,桌上一簇新綠在茶杯中浮沉翻滾,我手捧杯里的這一團新綠,把八萬里寰球與三千里江山拋在遠處,飽嘗春天的滋味。 (張曉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