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勇立潮頭破浪行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3日訊 奇險千礁,黛青石厝。兩岸相親,水乳交融。這里是聚力攻堅、篤定踐行“一島兩窗三區”戰略藍圖的平潭綜合實驗區。 全國首個涉海洋公益訴訟智慧管理與法治教育基地啟用;全省首例法拍房“e拍即得”成交,打破司法行政金融數據壁壘;全國首創臺胞在法院設立個人調解工作室機制,入選2021年福建自貿試驗區第18批創新舉措;全省首創“一警情三推送”,抓源頭促矛盾化解…… 從強機制到保民安,從解民憂到促發展……過去這一年,平潭政法部門創新社會治理,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助力平安平潭建設。 2021年5月,平潭綜合實驗區黨工委政法工作部正式揭牌成立 強機制 擎旗奮進鑄忠魂 平潭政法領域改革創新強大動能激發嵐島發展活力 惟改革者進,惟創新者強,惟改革創新者勝。 202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推進社會治理體制機制改革工作,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守正創新 體制機制改革煥發新活力 高屋建瓴,加快體制改革。實驗區組建區黨工委政法工作部,整合政法、司法、信訪、國安辦等工作職能,“大部制”一體化推進平安平潭、法治平潭建設,有效提升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的工作指導。 更契合“智慧”所向,更貼近發展所需。實驗區政法工作創新機制頻出,政法服務持續優化,成績亮眼喜人。 實驗區檢察院創新海洋生態公益檢察微共治模式、反洗錢案件線索跨部門協同機制,獲評福建自貿試驗區第18批“全國首創”創新舉措。 實驗區法院加大力度推進訴訟服務立案、送達、調解“三上門”服務,切實解決群眾訴訟難問題,降低訴訟成本。開通網上立案、網上庭審、網上調解渠道,為當事人申請提供便利,法院訴訟服務實現線上線下輕松辦。實驗區法院“集約送達機制”“訴訟當事人戶籍登記信息調取機制”入選福建法院“我為群眾辦實事”精品項目評選。 實驗區公安局民警在窗口為群眾提供“全島通辦 一窗辦好”綜合服務 實驗區公安局全面推行“全島通辦,一窗辦好”行政審批改革,結合平潭地區實際,在東庠、南海、嶼頭等偏遠離島鄉鎮設置“一站式”綜合服務窗口和服務分中心,于2021年10月8日正式啟用,15分鐘服務圈正式成型,公安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實現全域覆蓋。 此外,實驗區進一步完善全省首創的“片區聯合調處中心”功能作用,利用“鄉村聯合調處中心”、信訪評理室、“法官、檢察官工作室”、訴非聯動單位調解室等多元解紛平臺,共同做好信訪、來訪群眾的釋法明理、法治宣傳、情緒疏導工作。其中,“一警情三推送”工作機制系全省首創,聘請臺胞擔任人民陪審員或特邀調解員的做法被寫入2021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2021年以來,實驗區共排查化解各類矛盾糾紛1700多起。 建章立制 教育整頓經驗受益長久 擎旗奮進鑄忠魂,篤行不怠護平安。 2021年,平潭綜合實驗區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各項工作任務全面完成。 在全面整治頑瘴痼疾方面,核查“有案不立、壓案不查、有罪不究”及“減假暫”案件723起,從中提醒談話存在程序性問題責任人41人次。其間,共發現頑瘴痼疾線索1063條,從中發現問題175件,全部完成整改。 在深化“我為群眾辦實事”方面,打擊電信網絡詐騙,2021年全區電詐案件實現“一降兩升”目標:財損金額同比下降75.25%,抓獲數同比上升185.71%,破案數同比上升55.77%。打擊串通投標行為,全力推進“2020·7·14”串通投標專案偵辦,通過深挖徹查,從中破獲涉嫌串通投標、濫伐林木、職務侵占、虛開發票、詐騙、偽造印章等一系列案件。“2020·7·14”串通投標系列案入選2020年全省經濟犯罪十大典型案例。打擊非法采礦行為,持續推進“嵐03”專案偵辦。強化對32個已關閉礦區、三十六腳湖周邊等區域的巡查執法,有效扼制了礦產資源領域涉黑涉惡現象的滋生。 不僅“當下治”,更有“長久立”,建章立制工作成效明顯。 堅持黨對政法工作的絕對領導,建立完善筑牢政治忠誠的制度體系。針對查糾整改環節發現的案件審限管理不規范、執行案款發放不及時、管理監督不到位等問題,進一步研究完善相關規范性制度22份。加強干警素質能力提升與培養選拔,制定《關于優秀干部培養選拔和干部交流輪崗工作的試行辦法》等制度9份,全力鍛造高素質政法隊伍。 保民安 篤行不怠護平安 平潭政法部門因地制宜守護國際旅游島“真寶貝” 奮楫揚帆,勇立潮頭。 作為中國第五大島和全國第二個國際旅游島,平潭素以生態和旅游資源豐富享譽海內外。為守住生態環境和自然風光“真寶貝”,2021年,平潭政法各部門書寫的“創新”二字,有海上安全防控與海洋生態治理兩道銳利筆鋒。 海島特色 立體安防護佑百姓平安 海濱沙灘甲天下,海蝕地貌冠全球。 海是平潭的特色,也是風險防范的重點。既要守住賴以生存的海洋資源,又要保護討海謀生的漁民。近年來,平潭立足國際旅游島建設,傾力打造“綜合治理+打防并舉+智慧應用+宣傳教育+生態修復”五位一體的海上安全防控特色品牌,有效確保了實驗區連續兩年未發生一般以上海上安全生產事故。 “海上作業,落水、失火發生一次就受不了。但自己一個人哪里救得來?”蘇澳鎮鐘門村村民卓老伯說。鐘門村海岸線長、海洋資源豐富,海上作業漁民多;漁民水上分散作業,安全保障難度大,成立專業救援隊一直是村民的期待。 實驗區公安局加強人員密集點周邊治安巡邏,提升路面見警率,增強群眾安全感 2021年10月,實驗區公安局蘇澳派出所牽頭村民們組建了一支海上志愿救援隊。救援隊人員包括海上的漁民、養殖場場主等,還配備救援船只,定期開展消防救援培訓。隊伍成立后,協助公安、海事等部門擔負起救助及海上巡邏任務,極大提高了村民的自助互助應急處置能力,也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生命、財產損失風險。 海上風云詭譎,一支隊伍帶來的安全感背后,是以綜合治理為原則,打防并舉、智慧應用為手段的海上安全立體防控格局的鋪展。 2021年,實驗區黨工委政法工作部、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綜合執法海警、海事等部門和各片區管理局建立海上執法聯動會商機制(試行),及時發現并處置臺風天逗留海灘等安全問題。加強與福州海防、莆田海防的區域聯防聯控,并在平潭通公眾服務平臺上設置安全防控隨手拍模塊,群眾一旦發現身邊的安全隱患,可以隨時記錄并舉報。此外,建立海上巡邏、岸線巡查、島內檢查、數據核查“四道防線”,及時督促整改發現的安全隱患。 藍色資源 公益訴訟守護共同家園 平安建設,美美與共。群眾對平安的期待已經不僅僅局限于安居樂業,更向山青海藍岸綠的生態和諧轉變。 人民群眾的殷殷期盼,也是實驗區檢察院的不懈追求。 2021年1月,福建檢察涉海洋公益訴訟協調指揮中心大數據平臺收到一條紅色預警信息。通過大數據海圖比對,檢察官初步確認了裕蕃灣海灘水產養殖污染海洋生態環境的情況。確認線索后,檢察官來到裕蕃灣進行實地調查取證。 當時,近岸的水產養殖區內,水濁淤凝,枯枝縱橫,垃圾漂浮。原本美麗干凈的海灘變得臟亂不堪,無論誰看了都會覺得痛心惋惜。隨后,檢察官邀請專業技術人員提供水質檢測技術協助,水質檢測結果表明污染嚴重。檢察院迅速發出行政檢查訴前建議,督促有關部門加強監管。一方面借助海島研究中心的專業力量,提供專家修復評估意見建議;另一方面多次牽頭有關部門,召開圓桌會議專題研討,在治理和修復上形成合力。一年后,被污染的濱海沙灘得以修復,并且種植了濱海防護林,修建了生態廊道,海灘重煥活力。 2021年7月,實驗區檢察院開展“邂‘鱟’平潭藍”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 為助力公益訴訟提質增效,實驗區檢察院著力把涉海洋公益訴訟打造成工作發展的新亮點。2021年,實驗區檢察院推出“公益聯盟+智慧輔助+成果集成”三合一海洋生態守護“微共治”模式。這一模式聚合福建沿海地市檢察力量,依托檢察大數據平臺,開展跨行政區域海洋生態公益訴訟案件專項辦理,有效打擊防治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違法犯罪。福建沿海各地市海洋公益訴訟獲得的這些成果、經驗做法、典型案例,最終成為全國首個海洋檢察保護智慧管理與法治教育基地的內容構成部分。從防范到打擊到教育,形成完整閉環,護航平潭海洋生態文明和國際旅游島建設法治力量完整而堅實。 數據顯示,福建沿海七地市檢察機關依托區域協作機制,移送跨區域涉案線索72條次,其中在辦48件次、立案審結24件次;依托實驗區檢察院與海島中心專家輔助協作機制,助力沿海七地市檢察院向破壞海洋生態環境違法行為人追索生態損害修復金4600余萬元。2021年10月,海洋生態檢察“微共治”模式,入選福建自貿區第18批創新舉措,并被評為全國首創。 解民憂 銖積寸累謀福祉 平潭政法部門為民辦實事給幸福生活“加碼” 民之所憂,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 從輕微交通違法“優駕容錯”舉措的推出,到舌尖安全“陽光下的盤中餐”的有力維護;從發放執行款解決“憂酬煩薪”,到打通法拍數據壁壘輕松貸款“e拍即得”。2021年,平潭政法部門深入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推出的便民舉措及時、管用,讓群眾感受到實實在在的關心與愛護。 民生“小事” 厚寫為民情懷 衣食住行,柴米油鹽,民生“小事”與群眾利益相關、牽動群眾喜怒哀樂,關系經濟社會健康和諧發展。但民生文章怎么做,才能做到百姓心坎里? “舊小區車位不夠,但背面的斷頭路能停,就是有時抄牌,能解決不?”“學校附近紅綠燈交錯時間太長,高峰期太堵,能調嗎?”2021年5月,平潭公安民警在實地走訪社區、學校、背街小巷等重點區域時,聽到了群眾反映的這些關心事。600多條關于交通管理服務的意見建議被民警一一記下。次月,6個方面共計13項公安交管領域的便民利企舉措出爐。 增設臨時停車位、重要路段增加標識……13項公安交管便民利企舉措施行后,取得了全方位的成效。 實驗區公安局交警現場跟進“智慧斑馬線”項目建設,為交通安全增添保障 在柔性執法與鼓勵文明出行方面,已對19864起輕微交通違法適用“優駕容錯”,占非現場違法處罰量的23.44%;在滿足群眾日常停車需求方面,新增背街小巷、學校周邊限時停車位共654個,調整停車泊位管理模式63個,其中33個調整為夜間限時停放,取消30個影響道路通行的停車泊位;在服務保障來嵐游客及涉旅企業方面,超5600輛次旅游大巴得益于限時段占道停放上下客便民舉措;在優化營商環境保障民生服務方面,因緊急就醫、避讓應急車輛等緊急情況導致發生交通違法行為而避免處罰的有9人次;在車駕管便利服務方面,組織摩托車駕駛證“送考下鄉”活動3場,核發摩托車駕駛證500多本。 為民辦實事,主動作為。2021年,平潭政法系統用忠誠和服務寫就“民生答卷”。 在社會治安領域,實驗區公安局推出“小案快辦”,對群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盜竊財物、盜竊電動車等侵財類小案重點打擊,最大限度地為人民群眾挽回財產損失,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得到不斷提升。在訴訟糾紛領域,實驗區法院搭建化訟快車道,高壓嚴打非法集資。2021年,速調速裁民間借貸案件215件,占已審結民間借貸案件總數的33.6%;審結民間借貸案件639件,結案標的額達2.52億元;審結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案件2件,涉及被非法吸收款項的群眾43人、金額1679萬元。 百姓關切 彰顯責任擔當 宣示擲地有聲,行動念茲在茲。 化解“執行難”是人民法院當前執行工作的重點,也是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亮劍“執行難”,既是解“憂酬煩薪”事,也是在維護法律神圣尊嚴。 2021年11月18日上午,實驗區法院舉行了一場執行款集中發放儀式,8208981元執行款一分不少地交到了27名當事人手中。此次執行款集中發放的領域,主要涉及勞動報酬、追索贍養費、撫養費、交通事故人身損害賠償等38個涉民生案件。 2021年11月,實驗區法院執行局開展集中發放執行款活動 “多虧了法院,這筆工程款才能要回來。公司倒了老板也跑了,當初告到法院也只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沒想到這么快就能拿回錢。”領到執行款的俞先生感慨不已。“真金白銀”讓當事人打心里增強了獲得感。 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和“憂酬煩薪”事。2021年以來,實驗區法院不斷鞏固政法隊伍教育整頓成果,用實際行動詮釋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堅持涉民生案件優先立案、優先執行、執行款優先發放,累計發放執行款2.34億元,共執結涉民生案件240件。開展“八閩護薪”專項行動,為19名農民工討回“血汗錢”358萬元。曝光失信被執行人名單294人次,對1187人采取限制高消費措施。 延伸司法服務觸角,探索運用“智慧司法”體系,鋪好執行工作“最后一公里”。 2021年11月,實驗區法院協同公安、行政審批、市場監督管理、稅務等部門,創新推出涉案房產“e拍即得”協同執行機制,打破了司法、行政與金融行業等之間的數據壁壘,讓群眾在法院享受“一網通辦、一窗收件、一次就好”的便利服務。相較傳統模式,法拍房處置期限縮短近一半,實現涉案財產處置提檔增速。 2021年12月,全省首次通過涉案房產“e拍即得”協同執行機制順利成交案例的當事人與法院等相關部門工作人員合影 “原來至少要跑三趟,現在最多跑一趟!”2021年12月30日,市民洪女士成為首位“e拍即得”協同執行機制的受益者。從競拍、評估、貸款、付款再到最后過戶,洪女士只等待了20天便拿到新房的《不動產權證》。在傳統的拍賣模式中,買受人除了繳納自己的稅費外,還需先行墊付賣方的稅費,待所有流程走完后再向法院申請退還,前后至少需要30個工作日。而在“e拍即得”協同執行機制下,法院直接與稅務部門完成線上繳稅對接,僅需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相關程序,不僅讓群眾在流程優化中得便利、在節約成本中得實惠,還保障了國家稅收的及時入庫。 促發展 重任千鈞再出發 平潭政法部門優化營商環境繪就濱海旅游新畫卷 以法治之力,激發城市活力。以平安之名,護航產業興旺。 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2021年,實驗區檢察院、法院、公安局當好服務經濟健康發展的護航員,以更實的服務保障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讓各種市場主體真切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 民宿經濟 平安建設點亮漁家燈火 平潭擁有島嶼126個、巖礁702個,海岸線總長408.7公里,擁有獨特的濱海雅丹地貌和“風棱石”地貌資源。近幾年,民宿旅游成為平潭國際旅游島一張亮麗新名片。 “從平潭公安的微信公眾號上了解道路交通信息,很方便。”2021年10月,旅游旺季自駕到平潭游玩的游客小游顯得特別氣定神閑。實驗區公安局在微信小程序及微信公眾號上及時發布的管制引流信息,大大節約了小游的出游時間。 “民宿登記規范,公共區域還上架《民宿業法律風險提示手冊》,住得也很放心。”在入住民宿后,小游描述了自己的體驗。濱海風情與公安提供的安全服務,讓小游深深愛上這片碧海藍天。 多元治理推動旅游民宿新業態有序發展,平潭政法部門的努力看得見。 2021年12月,實驗區法院干警將精心編制的《民宿業法律風險提示手冊》發放給群眾 設立“平潭公安”微信小程序、微信公眾號,實現網上接報警、預約服務綠色通道、交通治安信息查詢等服務,讓游客及時獲得救助。簡化民宿經營備案流程,權限統一下放至片區便民服務中心,推動民宿業主就近辦證,實現將全區280多家民宿納入管理視線。推廣CTID(互聯網+可信身份認證)在民宿領域的應用,通過人臉識別,智能預警風險。“CTID技術在民宿管理的應用”項目獲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優秀獎,向全國公安系統推行有平潭特色的嵐島民宿監管治理品牌模式。全省首創旅館業“雙承諾”機制,通過公安機關、旅店業負責人、住客三方兩兩互簽承諾書,做好住宿疫情防控。通過該機制,及時排查從疫區入嵐人員,消除涉疫安全隱患。 實驗區法院還聯合公安、市場監管局等,在北港村設立旅游解紛聯動中心及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巡回審判點。精心編制并印發《民宿業法律風險提示手冊》,打造平安和諧的旅游治安環境。 幫扶助困 優化“清親”營商環境 一切為民者,則民向往之。以法治優化營商環境,營商環境的改善也將給予市場主體活力、促進地方經濟活力,二者相輔相成。 2021年10月21日,一場簽約儀式在臺灣創業園平潭自由貿易區檢察室舉行。平潭綜合實驗區檢察院、臺灣工作部、國有資產管理局、工商業聯等10個區直部門聯合簽署了《關于建立涉案企業合規第三方監督評估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 簽約后,實驗區檢察院在辦理涉企案件時,將會加強與第三方機制管委會各個成員部門的協作,在避免過度影響企業正常經營的情況下開展對案件的審查,保障企業的良性發展。對符合企業合規改革試點適用條件的,將交由第三方機制管委會選任組成的第三方監督評估組織,對涉案企業的合規承諾、開展合規建設情況、合規整改效果等進行調查、評估、監督和考察。考察結果作為檢察機關依法處理案件的重要參考。 實施意見的簽訂是司法助力優化營商環境的生動詮釋。有助于檢察機關督促涉案企業作出合規承諾并積極整改,既促進涉案企業合規守法經營,也警示潛在缺乏規制約束的企業遵紀守法發展。 法治優化營商環境內容豐富,一方面要求以優惠便利政策支持為背景,釋放企業主體活力;另一方面要求及時釋放被占用的要素資源,即開展“僵尸企業”出清。 2021年,實驗區法院成立營商環境提升工作領導小組,研究出臺營商環境提升30條舉措。聯合實驗區黨工委管委會辦公室、行政審批局等16家部門共同建立企業破產處置工作府院聯動機制,推動“執行合同”“辦理破產”高水平運行。聯動機制擔負統籌協調解決企業破產處置中涉及民生保障、資產處置、稅收申報、財產接管等事項。法治化破產使得著大量被占用的要素資源得以有效釋放,并流轉至具有發展潛力的優質企業。 護航經濟健康發展,為經濟提質、擴量、增效。在平衡幫助與監督方面,實驗區法院還推出系列舉措:推動企業送達地址告知承諾制,企業在注冊登記時填報送達地址承諾書,將無法送達的信息反饋至市場監督管理局作為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審查條件,已有5814家企業填報法律文書送達地址;與實驗區工商業聯、嵐臺企聯建立長效聯席機制,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對涉企業案件遵循善意執行理念,靈活采取強制措施,順利調處因“疫”受困企業拖欠620萬元工程款問題,最大限度地保障雙方合法權益。 征程正未有窮期,重任千鈞再出發。 著眼當前,以音樂、藝術為龍頭的歡樂島,以品牌賽事打造活力島,以提升旅游體驗打造舒心島的旅游發展藍圖已經擘畫。平潭發展錨定的旅游、對臺、創新、生態四篇“大文章”期待政法力量共同書寫。 放眼未來,以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和省第十一次黨代會精神為指引,平潭政法部門將矢志不渝,堅守初心使命,勇擔時代責任,為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法治平潭建設、推動新時代全區政法工作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本報記者 魏青 陳菁)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