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徜徉阡陌,斜倚菜花,采擷春光,有清雅古意。陌上賞花,花事紛繁,或濃或淡,或雅或俗。南山在望,鄉下日子綿軟悠長。 翻閱典籍,《山家清供》記載多種花肴,有檐卜煎、菊苗煎、芙蓉羹…………玫瑰可制蜜餞,櫻花、紫藤能作糕點,面拖玉蘭享譽中外,哪怕是國色牡丹皆可食。 明代張岱寫范與蘭,蘭花謝時覺棄之可惜,因曰:“有面可煎,有蜜可浸,有火可焙,奈何不食之也?”宋人林洪喜白米煮粥,捏幾撮梅英入內,而成梅粥。 鄉間花饌,巧婦烹制,皓腕凝雪,月色清遠,尋常日子便旖旎生動起來。 母親擅做槐花餅。把槐花揉進面粉里,攪拌均勻,加點糖精,在鐵鍋里攤,或攤在箅子上蒸。出鍋槐花餅,柔若玉脂,清香撲鼻。槐花餅可切成菱形,拌青菜薹同炒,黃綠相間,色調明快,味蕾立陷鮮美沼澤中。 槐花爆炒韭菜,青白相襯,就像踏青時瞥見葦灘上的幾點新綠。槐花燉草雞蛋,味道鮮美。令人感到塵世漸遠,歲月靜好。 桃花泡茶,花瓣起舞,嬌艷的顏色漸漸融入水中,喝起來有淡淡的香甜。茉莉花可泡茶,母親把它做成茉莉花炒蛋,清香四溢。令人想起《紅樓夢》中“迎春又獨在花陰下,拿著花針兒穿茉莉花”。 玫瑰花可制作玫瑰醬,是食粥的絕佳佐料。杏花醬中,瓣瓣杏花宛然可見。那種薄俏和肉粉,叫人憐惜。佐酒淺咂,任陽光綿軟輕撫,看歲月兀自流淌。 院中桐花落,一地春愁,擷拾作餡包餃子。沸水里的桐花餃,沉浮起落,粉綠透明,一股仙氣裊娜升騰。咬之,露出了春日美食的斑斕色彩。 梔子花“和稀面拖油煎之”,品咂起來頓生“清和之風”。嘗之,似有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意味。難怪杜甫詩云:“于身色有用,與道氣相和。” 玉蘭花瓣肥厚碩大,將花瓣洗凈,拖面油煎,香甜可口,謂之酥炸玉蘭。木槿花煮豆腐,味道鮮美。將花朵調入稀面粉和蔥花,入鍋油煎,食之也松脆可口。藤蘿花以糖浸漬后可制餅,餅色暖紅,芬芳清洌。北方的“藤蘿餅”,令梁實秋老來常懷莼鱸之思。 南瓜花和面炸好后,盛在白瓷盤里,猶抱琵琶半遮面,讓人心生愛憐。吃南瓜頭時大快朵頤,吃南瓜花,感覺花蒂有股甜味兒。 也有其他食法,《影梅庵憶語》中說董小宛“釀飴為露,和以鹽梅。凡有色香花蕊,皆于初放時采漬之,經年香味顏色不變,紅鮮如摘”。何其風雅。 春日黃昏,粉墻掩映,邀得二三好友,搛嚼醇香柔潤的藜蒿,品咂清新爽口的茉莉花茶,掰食晶瑩槐花餅,把酒話桑麻,咀嚼鄉愁,塵世漸遠。屋外煙雨梨花,楊柳堆煙,恍入吳冠中的江南水墨。 “百花影姍姍,芬芳入餐盤”。花饌色味融合,有歸隱山林的高雅意趣。品嘗春日花饌,咀嚼鄉愁,抵達平和。花饌入口,花香侵襲,尋常日子清淺芬芳,清歡入懷。 (宮鳳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