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元旦,我們一家三口隨好友去了他的老家————建甌吉陽。在朋友父母經營的培訓學校里,孩子們看到了滑滑梯、木馬等玩具,迫不及待地跑進去玩耍。我們四個大人只能跟隨其后,找了個歇腳的地圍坐著聊天。起初,有八九個孩子一起玩,午飯點一到,其他孩子陸續回家了,留下一個七八歲左右的男孩,始終未離開。 男孩瘦瘦的,皮膚黑黑的,眼睛很大,因臉尖,感覺耳朵也大。身穿一件黑色棉服,深藍色褲子,灰黑色的鞋子,手背上是凍瘡留下來的黑色結塊。因玩耍沒注意,他口袋里一雙粉色的手套落在了我的腳前。我隨手拾起拍去灰塵,招呼道:“小朋友,你的手套掉了。”他迅速跑了回來,低著頭接過我手里的粉色手套。見男孩有點害羞,我便隨口問了一句:“這是你戴的嗎?”他遲疑了一會兒:“…………是我戴的,是余老師送給我的。”“余老師?”我看了一眼好友,示意想知道是誰。男孩馬上回答:“是輔導老師,她是高中班的,她把她自己的手套送給我。”我瞬間明白,手套為什么是粉色的了。 看著男孩遲遲未離,我便問了一句:“你為什么不回家吃飯啊?”男孩想了想回答:“我已經吃過了,在機構吃飯的。我家很遠,只有過年,我爸爸才會來接我回去。”說完,男孩順著滑板車溜走了。我跟朋友便閑聊起來,得知孩子老家住在高山上,氣溫比當地低四五度,冬季嚴寒,剛來了一個學期,平時周末和短假都呆在機構里一個人玩。 沒過一會,男孩又跑過來問我:“你怎么在這里?”我笑了笑:“我們是外地的,放假來這邊玩。”他抿了抿干燥的嘴唇:“你們放假就可以出來玩啊。”我便順著他的話題,問了他爸爸的情況,從他口中得知,爸爸在老家幫親戚家砍毛竹,做點零工。 “那你媽媽呢?”我接著問。 “我媽媽回外婆家了,外婆家在越南。”他很快回答。 “越南?”因不確定是不是孩子發音跟我理解的不一樣,我跟孩子確認是否是國外。 “是國外的那個越南。媽媽在我三歲的時候就回去了,她是越南人。”說到這,小男孩咽了口口水,繼續說道:“我爺爺很早就死了,我奶奶去年過年的時候死了,所以我被送到這里,我是去年來的。” 當我腦子里還在理順他家庭情況時,他又告訴我說:“我媽媽去越南后,我就給我的伯父伯母帶,他們生了一個妹妹,比我小一歲,我讀一年級,她也讀一年級。”說完,男孩又順著滑板車溜走了。 看著七八歲的孩子,能夠如此自然地脫口而出自家的情況,估摸著不是第一次跟外人介紹自己了。 約五分鐘后,男孩抱著一個保溫杯向我走來,一看就是一個新杯子,我便問:“這么好看的杯子,是新的吧?” 他將抱在懷里的杯子舉起,高興地說:“對啊,今天早上學校搞活動,我看很多人都在那里,我也過去,饒老師就送給了我一個杯子。” “真好看,還是動物的呢!”趁著他高興勁,我夸獎道。 “這是我第二個新杯子,我小時候都沒有杯子。”他邊喝水邊跟我說。 “那你以前怎么喝水呢?”我好奇地問。 他吞下那口水回答我:“我以前是用礦泉水裝水喝,后來老師送了我一個杯子,在我宿舍里。” “那你現在有兩個杯子啦。”我用羨慕的語氣說道。 “對啊,我出來玩,就帶這個新杯子。”男孩神氣地說完又溜去玩了。 時過晌午,孩子們玩累了,鬧著要休息,我們便準備回寢。 男孩用不舍的眼神看著我們:“你們要走了嗎?” “是的,我們準備去睡午覺,你也去午睡吧。”我提醒他回去休息。 “我不睡,我在這里玩,再見。”說罷,他向我們揮了揮手。 午睡起來,我們看到男孩獨自用洗衣機在洗衣服。晚上,我們去了外面的餐館吃飯,等我們回來時,聽說男孩已經獨自睡了。 次日,我們蹲坐在培訓學校門前,聽好友的父親講述辦培訓學校的經歷。這場地曾經是一個工藝品廠,因原材料為稀缺樹木,后來就倒閉了,現有的圍墻和廠房等都還是以前的。猛然間,我發現圍墻邊有一棵高約兩米多的仙人掌,這是我見過最高的仙人掌,與邊上的樹木差不多高度,一看便知有些年頭。好友說,在此生活多年卻從未留意過這里還有棵如此高大的仙人掌。但好友的父親說,這棵仙人掌得有二三十年,工藝品廠收益好的時候種的。這棵仙人掌雖不起眼,卻能默默地吸收著陽光雨露,見證著該工藝品廠的興衰,經歷著世間的風風雨雨,還能夠挺拔如樹。果然,“野百合也有春天。” 那刻,我心想,那個男孩也一樣。 (元光美 作者單位:光澤縣司法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