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熱愛閱讀,但并不是說我必須時時刻刻買書。說實話,過去二十多年攢下的書已足夠我下半輩子閱讀了,甚至還讀不完。我書房“夜雨齋”兩壁書架早已填滿,客廳打造的一面書墻也已塞得滿滿當當。如果只是用于裝潢門面也早已夠了,更何況根本不是。我所有能上架的書都是經過精挑細選,幾乎每本都值得一讀再讀,而且我還真計劃把一些早年讀過的書重讀一遍,有些甚至還要讀兩遍、三遍,甚至更多遍。 但是我仍然會時不時沖動地下一堆訂單,然后渴盼著快遞員上門,等著拆開包裹那一刻的喜悅。不過喜悅的時間并不會太長,等到摩挲完封面,瀏覽過目錄,翻閱過內容,我就會在書架上找個空隙將它塞進去,然后…………就是等待,等待何時它會輪到我的“寵幸”。 想當年可不是如此。最早買書是在初中,能買本書宛如過節,一本書可以成年地讀。高中時買得多些,買書的錢都是從牙縫里省下來的,多也多不到哪里去,幸而還有圖書館可以借閱。到大學時,買書濫了些,滿北京城的書店亂跑,畢業時攢下了兩大紙箱,不舍得丟棄,一股腦全部運到了廈門。 工作后一開始住宿舍,三人一間,各占一個角落。無處放書,先是堆在床側靠墻處,摞起一堵書墻。想看書時,就隨手從中抽出一塊“書磚”,倒也不無愜意。只是每次抽動,書墻都要搖晃半天,讓人心生恐懼,生怕坍塌。后來書墻漸高,更是膽戰心驚,于是將一部分轉移到床下,與鞋子們為伍,又開始擔心鞋子的臭氣熏染了它們。 有了自己的小房子,就買了個廉價的書架,雖然仍不時買書,但滿打滿算,仍只是幾百本而已。后來換了新房,有了獨立的書房,親自設計了兩壁書架,手頭也寬裕了些,方敢放開手買書,多時一年可以買到四五百冊。等到書架全部塞滿,家里開始到處胡亂堆放著成摞成摞的書時,我把目光對準了客廳那面最寬的墻壁,然后做了一整面墻的書柜,但是很快又全部塞滿。 不過我從來不認為自己是在藏書。藏有秘不示人的意思。值得藏的也多是寶貝,或自以為是寶貝。古人藏書,是因為書在古代是稀缺品,價值昂貴,秘不示人,既是自重,也是表示珍惜之意。所以古代藏書家往往會把藏書當成重要的遺產遺留給后代。在今天,書籍早已類同一般商品,不僅價格低廉,有時甚至淪落到被商家論斤稱賣的地步。除非名貴古籍,否則有何可秘不示人之處? 名貴古籍我自然買不起,買的多是普通的平裝本,印量大,價格便宜,也就毫無藏的必要。英國著名藏書家愛德華?紐頓曾經寫過一本書,翻譯成中文名為《聚書的樂趣》?!熬蹠边@個詞我認為頗貼切,以我之親身經驗,確實聚書比藏書的樂趣更大。聚的樂趣在于尋覓,特別是“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那種久久苦覓不得,突然一朝得遇的感覺格外美好。而藏書,除了夜深人靜獨自逡巡書架偶爾會生發出“擁書萬卷何假南面百城”的自得感,大多數時候倒是要忍受藏書之苦,比如打理之苦、找書之苦、搬家之苦,等等。 特別是當發現書架上的書近一半尚未閱讀時,這種苦澀之感就更強了,畢竟對于我來說,買書主要還是為了閱讀。所以當接受“斷舍離”理念,開始大舉清理家里的無用之物時,我也一度將目光投射到書架上。我的初步計劃是,將書控制在兩千冊以內,將那些已經讀過明確不會再讀、時過境遷已經失去興趣、一直以為會重讀其實并不會的書,以及雖然會重讀但裝幀設計不佳、版本不好的書都剔除掉。我甚至還有個更極端的想法,列出最想保留的一百本書,除此之外,必要時全部舍棄。 可是知易行難,真要下手時發現實在困難,畢竟每一本書都是自己親手挑選的,都是自己覺得好的。本以為已不會去讀的,準備清理時一翻閱,反倒被內容吸引了,甚至有了立刻讀完的沖動,連清理工作也忘記了。本以為不會再重讀的,一打開,看到滿頁都是自己早年的批注。僅那些批注讀著就覺得好玩,一邊暗笑,一邊詫異,這些話真是自己當年寫的嗎?感覺版式設計不夠好的,細看后才發現原來竟是初版本。這些書怎么可能輕易舍棄呢?所以每次都是半途而廢。 但是我知道,早晚有一天會有個了斷,如果不是發生在我身上,也是發生在我家人身上————如果由他們來了斷,也許會容易一些。畢竟對于我來說,這些沾染過我汗漬的書已經不再是一本普通的書,而是一本帶有我強烈個人氣息獨屬于我的書:書的扉頁有我的簽名和題記,字里行間有我的批注,書頁間夾著我精心挑選的書簽,有時還會是一片我偶然撿拾到的漂亮樹葉。 對于我來說,他們已經不再是可有可無之物,而是我人生的朋友、伴侶,他們陪伴著我度過了一段段美好的時光,烙印下了我人生的一個個痕跡。我只要打開一本書,一本書就會復活,就會有最聰慧的靈魂與我對話。也許這些你都感覺不到,沒關系,因為我知道,這些只有我最清楚。 (西流 作者單位:廈門市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