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23日訊 “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作為中國古代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廣為人知、家喻戶曉,但現實版的“女扮男裝”有可能是詐騙犯罪的開始…………近日,莆田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結一起女扮男裝、偽裝身份與被害人確定男女朋友關系,甚至通過舉辦婚禮、偽造結婚證進一步騙取被害人信任后,以被害人的身份信息辦理貸款據為己有的詐騙犯罪案件。 女扮男裝 談情騙婚 仙游女子陳某平時喜歡打扮成男子,總是把自己弄成陽光帥氣的樣子。 2015年7月,陳某偽裝成男性,并化名葉某某在漳州市一酒吧結識女子李某。陳某隨后對李某開展“猛攻”,在陳某的甜言蜜語下,李某和陳某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 2017年,陳某以李某男友的身份來到重慶市萬州區李某的家,并與李某拍了一套婚紗照。 2019年初,陳某為騙取李某的信任,謊稱要為李某購置房產,讓李某作為買方與一名男子簽訂虛假房屋買賣合同。事后,陳某將一本偽造的權利人為李某的不動產權證書交給李某。同年5月,陳某與李某在重慶市萬州區李某家舉辦婚禮,并在網絡上雇請他人冒充其父母參加婚禮,在婚禮上出示其偽造的不動產權證書。 辦卡騙貸 被逼還錢 2019年6月,陳某欲使用李某名下的信用卡套現遭到李某的拒絕,二人因此發生爭執后分手。 李某不知道的是,雙方交往期間,陳某制作了虛假姓名為“葉某某”的居民身份證、機動車駕駛證、機動車行駛證及戶主姓名為“葉某某”、妻姓名為“李某”、子姓名為“葉某”的居民戶口簿,并以李某的身份辦理多張銀行信用卡,使用李某的手機銀行APP辦理支付寶網商貸及某銀行信用卡APP貸款等,所辦信用卡及貸款的錢款用于共同花銷。 2019年12月21日,李某發現陳某以其身份辦理的銀行信用卡APP貸款尚有174398.37元未還,遂短信聯系陳某見面解決。陳某擔心李某報警,隨即向李某出具一張借款金額為87200元的借條。 2020年,陳某歸還李某2萬元。同年8月3日,李某及其父母為確定陳某的身份,約陳某在莆田市城廂區李某的租住處見面。李某及其父親要求陳某出示身份證,陳某拿出一本其偽造的駕駛證,李某欲拍駕駛證照片遭陳某阻止,雙方發生爭吵,李某遂報警。民警出警到現場將陳某及李某帶到派出所處理,陳某在派出所通過微信轉賬歸還李某3萬元。 東窗事發 被判刑罰 2020年8月9日,又有女子到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陳某騙了。 原來,2018年,陳某在莆田市城廂區一茶葉店內,通過李某結識李某朋友劉某。同年7月,陳某謊稱其已和李某分手,進而追求劉某。在陳某的追求下,劉某和陳某也發展成男女朋友關系。2019年8月,陳某謊稱其家在江蘇省無錫市有關系,無需去民政局也可辦理結婚證,后陳某偽造了一本登記機關為無錫市濱湖區民政局的結婚證交給劉某。同年10月22日,陳某以操作流水的方法增加信用為由,騙劉某在某銀行APP上辦理貸款25萬元供其個人使用,案發時該筆貸款尚有199415.32元未還。 2020年8月9日,劉某到派出所報案。隨后,東窗事發。 經法院審理,一審以陳某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5年,并處罰金6萬元。陳某不服一審判決,提出上訴。近日,莆田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本報記者 陳琦 通訊員 喻艷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