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些年,我受組織委派,前往閩西某縣一個山村任支部第一書記,主要任務是“扶貧攻堅”,解決少數貧困人口“二不愁三保障”問題。 我是省文聯的文創人員,能力有限。之所以能夠完成任務,主要是上級有充足的資金保障,縣鄉村各級各部門齊心協力。 就在我即將結束任期回城的前幾天,鄰村的邱主任登門造訪,懇請我去他們村“檢查指導工作”。他們村在山上建了一個“百花園”,想請我寫一篇《百花園賦》。邱主任說,《百花園賦》,是要刻在石頭上的,是“一道優美的風景線”。 邱主任是遠近聞名的鄉村能人。早年,他帶了一幫兄弟到深圳搞建設,回家都蓋起了“洋房”。我觀看“船燈”表演時,認識了他。客家船燈,相當于北方的“跑旱船”。船燈,講究裝飾,花花綠綠的。邱主任扮演一個老艄公,嗓門大,動作柔美,比較夸張。有人說,他本來是可以留在深圳建筑公司當老總的,就是舍不得那個艄婆子嘛。 我答應去看看。 邱主任發動桑塔納,穿行在閩西鄉村的山路上。 紅壤土上,松竹,茅草,蘆箕等植被,一閃而過。昨晚加班寫總結材料,有些困倦,我閉目養神。邱主任“主隨客便”,專心開車。 “練書記,到了。” 展現在眼前的,是隨山坡起伏的千畝蜜柚果園,蔚為壯觀。我說,都是蜜柚呀,咋叫“百花園”呢?邱主任笑了,說,我的大作家呀,現在是蜜柚,可不能老是種植單一品種啊,以后還要有臍橙、蘆柑、百香果、羅漢果,多了去了,這不就是百花園嗎?一枝獨秀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您說是不是呢?我說,那是,那是。 山上轉轉,不時可見三兩勞動農婦和主任打招呼。我注意到,她們從頭到腳,基本是“全副武裝”的,斗笠裹布,穿水靴,戴手套。這些,與我年少時期的農耕生活,大異其趣。 一塊花崗巖石,形似臥牛,趴在山頂。 “練書記,您看到什么?”邱主任手指臥牛石,笑容燦爛。 “哦,龍飛鳳舞啊。” 臥牛石上,紅漆填寫一組狂草,擘窠大字:鄉村振興創大業,幸福生活萬年長。落款:八旬老人墨緣子丙申年吉旦學書。 “邱主任,這墨緣子?” “是我們村小的老校長。都說水平越高越謙虛,他連續三次獲得過世界炎黃子孫蘭亭獎的金牌。妥妥的世界著名書法家。您看,他還說是學書。” “哦,丙申年寫的。” “2016年嘛,猴年。大書法家,義務幫村里寫,硬是不要一分錢。” “佩服,佩服。” “你們村的鄧主任眼睛都紅了,對我說,老邱啊,原件可要藏好嘍。電視上看拍賣會,一張少說也是十萬八萬的。丟了,你老邱可是賠不起。” “是啊,是啊,要好好珍藏。” “老校長是好人哪,我還算有點文化吧,沒有輟學,全靠他老人家墊付學雜費的。他幫了很多學生。” “好人!” “請您寫《百花園賦》,是我們村兩委班子的決定,也準備請來老校長的墨寶,刻在石頭上。” 我們驅車前往,拜訪老校長。 鎮農民街,商品房,三樓。老校長笑瞇瞇地接待了我們。 客廳正中墻壁上,懸掛著老校長自創的飛鳥體橫幅:“志當存高遠”。一排大書櫥里,擺滿了形態各異的獎杯,亮光閃閃。老校長取出一大疊書刊和獲獎證書,遞給我們欣賞,說,虛名那都是虛名。果然,他獲得了連續三屆世界炎黃子孫蘭亭獎的金獎。組委會高度評價說:“為傳播中華文化作出了重大貢獻。”一大疊的書刊,每一本都發表有他的書法作品。老校長特別向我們推介了一本京城出版的《中華國粹》專輯,“邱榮光先生”名列“中華現當代十大書畫家”,與齊白石、張大千、吳昌碩、黃賓虹、徐悲鴻等并駕齊驅。我們看到,諸位大師的文字資料和作品,都是有據可查的,是真實的。由此可見,老校長的文字資料和作品,名副其實。專輯印制,確實很精美。面對老校長的天真和熱情,我說了很多恭維話。 “省里來的大專家,水平就是高啊!”老校長感慨良多。 我說,我也是山區的農家子弟。老校長說,山溝里飛出金鳳凰,前途不可限量。我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啪嗒!”老校長把茶杯往桌上一,冷哼:“他們那些不學無術的,什么時候能公平公正呢?莫名其妙。” 邱主任急忙說:“哎呀,不是怕您的作品嗎?世界金獎,一下子把他們打倒了。” 原來,春節期間,縣里每年都要搞書法展覽。老校長的作品年年送,年年落選。 老校長搖搖頭,說:“練同志啊,什么時候文人不相輕呢?變一個字,相親,親切的親。” 我說,您的藝術成就擺在那里,您有很多知音。 老校長感嘆說,縣委書記是北大高材生,水平就是高。我的書法習作,東坡居士的《赤壁懷古》,念奴嬌,誠心送給他,被退了回來。秘書同志說,留下復印件就行了,原件一定要奉還,不然,收了大藝術家的作品,叫受賄,是會被抓起來的。 我說,廉潔好,廉潔奉公。 手機響了,村里有事。我們適時告辭,老校長一再要我們吃過飯再走。說到做飯,老校長的老伴從里頭轉了出來,面無表情。 告別了老校長之后,我回省城了,再也沒有見過他。工作關系,我經常接觸一些書畫人士,不時會想起這位“蘭亭”書法家。 據說,某縣的一個官員,受賄數額巨大,被“留置”了。他“來者不拒”,其中物件,就有老校長的書法作品。 (練建安)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