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一勛章”獲得者,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表演、導演藝術家藍天野,因病于6月8日在北京逝世。藍天野的人生雖然謝幕了,卻把眾多的藝術形象留給了我們,更把對藝術精益求精的精神留給了我們。 “搞藝術不能將就,要講究”,這是藍天野對待藝術的態度,也是他獲得巨大成就的秘訣。他在舞臺上塑造的一個個有血有肉的藝術形象,豐富了我們的文藝舞臺,裝點了我們的記憶,留下了永恒的經典。 經典的背后,是藍天野幾十年如一日對藝術孜孜不倦的追求。為了演好《茶館》中秦仲義這個角色,他走遍了北京城大大小小的茶館,與茶館里跑堂的、說書的交朋友,聽他們講故事,向他們學習語言;88歲那年,他執導瑞士劇作家迪倫馬特的代表作《貴婦還鄉》,排練時他扔掉手中的拐杖,俯地為青年演員作示范;2021年3月,94歲的他再度當導演,復排話劇《吳王金戈越王劍》,再續舞臺情緣…………許多中青年藝術家說,藍天野老師對藝術“講究”不“將就”的崇高追求,是留給我們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受益終生。 以“講究”的態度對待藝術,才能成就經典,留下傳世之作。凡事皆同理。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做什么工作,也只有拿出“講究”的態度,擯棄“將就”的陋習,用心用情用力去做,才能把事情做到極致,創造令人羨慕的佳績。[page] “講究”是專注目標的堅持。“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也。”專注的人,往往把時間、精力和智慧聚焦于關鍵目標,最大限度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即使遇到誘惑、遭遇挫折,也不為所動、一往無前,直至取得成功。“中國航空發動機之父”吳大觀,以其畢生的信念和精力,將一顆赤誠的“中國心”永遠鐫刻在祖國的萬里長空。他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自從投身于發動機事業之后,一天也沒有改變努力的方向。不研究出自己的發動機,死不瞑目!”這種執著的堅持,是滴水穿石的意志,是百折不撓的勇氣。 “講究”是挑戰自我的努力。不是所有人都具備出眾的天賦,但只要擁有異于常人的執著,“千磨萬擊還堅勁”“咬定青山不放松”,也能在一次次挑戰自我中,守得云開見月明,干出一番驕人的業績。杭州市快遞小哥李慶恒5年勤學苦練、熟能生巧,每晚都用最快的速度將包裹準確無誤地分揀完畢,還練就了一項“報菜名”的絕活:無論快遞上標明是航空代碼、區號還是郵編,他都能立馬回答出是哪個城市。他以出色的表現,榮膺“浙江省技術能手”稱號。李慶恒從一名普通快遞員到D類高層次人才,其秘訣就是他名字中的一個“恒”字,勤學苦練、堅忍不拔,托舉起不凡的人生。[page] “講究”是堅持不懈的執著。“謙受益,滿招損,戒惰以正恒心,戒傲以求進步。”干事創業要想獲得成功,不僅需要“一把火”的熱情,而且需要“一根筋”的堅持。馬克思潛心鉆研40年,終成科學巨著《資本論》;李時珍耗費心血27載,“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終成醫學經典《本草綱目》;屠呦呦大半生從事青蒿素研究,其間經過190多次失敗,終于登上世界科學最高領獎臺…………在世上要想成就一件事,就必須告別“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態,不寄心于旁騖,不滿足于名利之獲、舒適之樂,用心做、反復做,持之以恒地做,終能積小勝為大勝,取得別人難以企及的成功。 “講究”是通向成功的階梯。在紀錄片《大國工匠》中,鏨刻工藝師孟劍鋒對鏨刻的每一道工序————熔煉、掐絲、整形等,都力求精益求精,不留半點瑕疵。孟師傅說,沒有認真嚴謹的態度,是干不了鏨刻這個行當的,哪怕出一丁點差錯,也會帶來損毀工藝品的后果。假如一個人分管的工作,質量能達到90%的標準已經不錯了,但如若有5道工序,最終標準會是多少?90%的5次方約等于59%,竟然連及格線都達不到,更不必說再多一些90%相乘了。成功需要100%的努力,失敗卻只需要1%的破綻。不斷克服“將就”的心態,擯棄“差不多”的陋習,以認真負責、嚴謹細致的態度干好每件活、做好每件事,就能邁入成功的殿堂,收獲不一樣的人生。 (向賢彪)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