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國成立后,父親是廈門某小學的首任校長。那時,新中國百廢待興,學校教育學生必須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思想,所以他就帶領高年級學生,自己制作低伏特變壓器,以此來降低照明燈的功率。 那時他在廈門港一所學校教書,家卻在鼓浪嶼內厝澳,每天要早早起床,去趕早班的渡船。晚上,往往也要等天黑了才能到家。父親節儉,如果“等不來”公交車,他通常會走著回來。二姨母常用本地話開他的玩笑,說是“腳骨欠你的奴才債”。 我們等待父親回家,就坐在二樓大廳與走廊之間的門坎,一邊看小人書,一邊關注著樓下虛掩的院門。夜色漸濃,等到院門被人輕輕推開,大半是父親回來了。他穿過暗影濃重的葡萄架,快步走上樓來,先把大廳里的吊燈關了,換成節能小電珠,才轉身去做其他事。這時,他是在用自己的行動教育我們勤儉節約。 許多年后,父親的食量逐漸減少。他喜歡綠豆蓉餡餅,我們就經常給他買。父親把一塊餅切成好幾塊,只取其中一塊吃。開頭我們不理解,以為生活條件改善了,還這么節儉干什么!后來,有一次去探望生病住院的二叔,他抱怨家人,總是逼著他多吃飯。他說,“其實吃了比不吃還難受。”由此我們才明白:原來,老人已經悄然打開了自身的“節能模式”。[page] 父親確實老了,當他看見通道上鄰人裝修房屋遺落下的水泥渣塊時,難以再俯下身子撿拾,只能用腳去踢,一踢再踢,直到把它踢到不會將人絆倒的地方。老人生理上出現 “節能模式”,實際上已經達到不可抗拒的階段。2013年父親節前夕,父親在家中無疾而終,享年93歲。 現在回想起來,父親偶然也有“鋪張”的時候。那是逢年過節,他會早早把大廳中所有的燈打開。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每年中秋,他會預先準備好會餅及博餅用具,然后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博餅。明亮燈光下,一大家子人聚集一堂,品茗賞月,把盞言歡,那真是一種難以言說的歡暢。 轉眼之間,父親也已過世九年。但是,他的音容笑貌,為人善良、厚道、節儉的形象,依舊駐留在我們心中。正當父親節來臨之際,望著窗外璀璨的夜景燈光,我不禁在想:歲月靜好,國泰民安,不知已然天各一方的父親,是否安然如故! (黃獻偉 作者單位:廈門市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