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我故鄉的紅土。 這里長著香甜的甘薯,這里育著大紅袍的母樹,這里茉莉芳吐,這里盛開著繁榮與富庶。這里是一片福土。 我深深地戀著這一方紅土。這里是我祖先的寢土,這里筑起我父母的棚廬,這里跑過我兄弟的赤足,這里也攏過我姊妹的花簇。這里我常以掌輕撫,萋萋草木,碧葉連天,從懵懂走向了成熟,從孩童走到了立戶。 我深戀著你,卻離開了你。直掛云帆,登舟搖櫓,滿懷豪情,要闖蕩自己的天地。青青蒲艾向遠道,夜夜天涯聽潮音,我揮別了你落霞孤鶩的青云浦,你卻贈我以滿載的星輝。那斑斕的星輝,可是你給我的賜福? 那片福土生長著紅赤,古老的祖譜里有我的姓氏,憂傷也終究不會是哥特式。我行走于陌生的國度,也曾見過同色的泥土,卻未曾有貼近你的親熟與依附。故鄉本就是攥在手心里的溫度,你燃燒的血脈是溫暖我足跡的圖騰。淚零土,他鄉之土,再好,也畢竟還是他鄉之土! 日月麗乎天,百谷草木麗乎地。深夜的紫藤搖曳在異國的城市,我是你的扁舟子,煙波江上,看不到水中的花朵,眼里,只有渡不過的河流,相思晚楓愁。 槲葉榮枯,鳧雁回塘;霜結千草,青山遠目。那是我走過的路,轉眼成秋,荒蕪的古道孑然著西風碧樹,悠邈了北路戲的唱譜。再大的痛楚莫不過夢里的月圓,一樹一樹,那是傷心的風物,而我是明月的戍卒。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想你,想成了瘦月一彎,直到霜天曉幕,直到日光向曙,心也便成了云上的日出,遙遠了地平線的嵐霧。 我想念那帶著花香的清爽的初露,也想念月落柳梢的朦朧的黃昏。在一個沒有季風的國度,才想起了季風的好處。 我想念南方的舊俗:木刻的桃符還是舊時的風骨,幽邈的檀香木雕工精致,古樸卻不至繁復。我想念南后街的花燈,云水榭的扇舞;想念吃團年的除夕,賽龍舟的端午;我想念媽媽熬的拗九粥,奶奶做的蓮蓉酥…………角梳、茱萸、太平鼓;蠣餅、黍谷、水豆腐,一切的一切,都是我鄉思的蠱惑。 可惜我已老邁,竟老邁得連南方老家郵來的江米小粽也咀嚼不動。天真的孫輩倚靠在松軟的沙發上,嚼著脆生生的朱古力豆,而我卻只能獨自斟上一杯陳年的葡萄酒,舉杯邀月,對影獨酌,在舌尖上細細尋憶媽媽的味道。自釀的江米酒有不一樣的甘醇,回味處聊慰鄉愁。一晃一漾,是汐浪的漫溯,到頭來醉人的也并不是酒,杯盞間,沉淀著經年的寂寞,顆顆都是鮫人泣月的流珠。 我在此處,可自己卻遺落在了千山月明之外,我是那悠長坊巷彎彎檐角上斷了線的箏。茉莉香盞裊然了霞的清泠,有鷗鷺排云,襯著碧藍的天色。椰胡的宮徵里,想起了杜鵑花紅,子規啼血,飛絮,芊芊東陌。 心有千千闕,闕闕有梅香。 是誰在心上的紅土,鋪出思念的長路,讓漂泊無根的寄萍還保有心靈的歸宿。涼夜里燃著的心啊,燃成了溫暖孤獨和躑躅的紅燭,明滅可睹,那是最寂寞的花火。門前的鏡湖,可還是舊時的波?垂楊紫陌,只照見了兩鬢的斑駁。 是誰嵌入靈魂以故鄉的音符,老藝人的唱還帶著泥土的厚拙,牧童的笛音清亮而短促,夜夜夢見徘徊于老屋秋楓旁的鷓鴣,啼吟凄切卻不至悲苦。云中尺素,雁字回時,怎一個鄉愁可以囊括! 都說是“浮云游子意”“越鳥巢南枝”,野曠天低,我是故鄉曠野上低低的云,是一朵雨做的云。月深燈淺,夢里云歸。也許,前世里我就是一朵雪花,從故鄉出發,落在了朝北的窗。心之安處,仍是那暮雨的廊橋,飛花的梅塢。流螢千點,映著我含淚的笑渦。 不曾忘記與你的誓約,我在小小的地圖上凝視,凝視你多情的土地和你遼闊的名字。我用手掌丈量與你的相距,可比例尺的后面卻是綿延的海洋與島嶼,牽扯著被夢撕裂的傷口,一如那西園的軟木,刻滿了纖細的紋路。 我聽到大孫兒在詠誦徐志摩的詩:我不知道風是在哪個方向吹,甜蜜是夢里的星輝。 可我知道風是從東方來,又想起別時的那一船星輝。 騰宣,羊毫,一得閣,繞膝的孫輩也都知道這是祖國的書香和文墨。飽蘸濃墨,提筆寫一闕岳武穆的《滿江紅》,龍蛇之間,濁淚已千行。年幼的孫輩們不知所措,柔柔的小手撫在我蒼老的面頰。我告訴他們:做人,便要做頂梁的柱,上能頂天,下能立地,凌然于風雨,泰然于榮辱。 家國春秋路,花開如初,美麗如故。 南窗的彩色玻璃依稀把時光折成了舊日的顏色,我是那棵秋日的晚楓,零落了驪歌的音符。愁緒在歲月里迤儷,歲月她太匆匆,我留不住她的腳步。船槳起落之間,看一隊青春走遠,鷗雁翔云,只等得青絲暮雪,少年耄耋,老去了一顆有塵霜的心。可我還是戀家的孩子,你是我相思的目的地,那里有五千年的故事和傳承。 落日天涯,遠望當歸。是否人到遲暮,就容易變得感傷和郁結,白發是蔡琰胡笳琴上的落雪,凄冷了線裝古籍里離人的妝鏡、將軍的愁腸。寒鴉歸暮,羊牛下括,我深戀著故鄉的紅土,如同孩子對母親的情深意篤。你是我心上的版圖,是我抹不去的歸途。因為那是葉的根土,是家的守候。楚天一葉,夢里還癡念著莼鱸的滋味。 踏一路風塵,穿半世煙雨。一去一來的遠路,用盡了一生奔波,到頭來卻還是想念來時的路。都說是蓮心苦,總歸是離愁最苦,望斷了相思處。我為你禱祝,向著東天的月輪,我想做你的柳木杵,承接著你的春澍。 (郭敏)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