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貴人”的忽悠下,一司機言聽計從,一發不可收拾地進行投資————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4日訊 “警察同志,她真的是騙子嗎?”“她真的一分錢也沒有拿去投資嗎?”“我們都認識好多年了,她這么有錢不會騙我的…………”8月7日,當漳州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民警向受害人林女士講明被騙的經過時,林女士仍對自己認為的“貴人”深信不疑,對自己被詐騙感到難以置信。 在這起涉案金額高達百萬元的詐騙案中,林女士只是受害人之一。自夏季治安整治“百日行動”開展以來,漳州市公安局開發區分局重拳打擊突出違法犯罪,經縝密偵查,于8月9日破獲一起詐騙案。截至目前,到公安機關報案的受害人已有16人,涉案金額高達數百萬元。 認識“貴人” 初嘗甜頭 說起與這名所謂的“貴人”覃某的相識,林女士現在想來,當初多多少少被覃某刻意營造的人設所蒙蔽,降低了自己應有的防范底線。 林女士是一名滴滴司機,幾年來覃某經常叫她的“專車”來接送。在她的印象中,覃某出手闊綽,名下房產多,經常出入高檔場所。在林女士眼中,覃某就是一個財大氣粗、腰纏萬貫的富人,對其身份深信不疑。 在一次聊天中,覃某“關心”起了林女士,“你每天這么辛苦地跑滴滴賺不了幾個錢,倒不如跟著我投資,隨便都能比你跑專車強。我手上剛好有個投資居家灶臺安裝的項目,利潤高達25%,你要不要試一下?”“正好,我車上剛好有1200元現金,那就麻煩你幫我投資一下。”出于對“老顧客”的信任,并且覺得覃某這么有錢也不會騙自己,林女士沒有多想,爽快地進行了投資。沒過幾個小時,覃某連本帶利轉回給林女士1500元。 緊接著,林女士又趁熱打鐵投了幾筆小金額投資,接連嘗到“快錢”甜頭的她,完全卸下防備,認定覃某就是她的“貴人”,并對其言聽計從,一發不可收拾地給她轉去多筆大額資金進行投資。 聽信“貴人” 落入圈套 “你看,跟著我投資是穩賺不賠的,其實你可以多投點,跟我一起多賺點。”隨后幾個月,覃某都按時返利給林女士,同時建議林女士可以加大資金投入,賺取更多利潤。對此,林女士深信不疑,慢慢地,覃某以要進行長期投資為由,不再連本帶利返還林女士,只是定期付給她一些利息。到2021年底,有段時間沒有收到覃某的回款,林女士起了疑心。 但這時,覃某又聲稱能為其兒子解決就業困難的問題,“我們求人辦事,總要送禮人家才愿意幫忙是吧!”愛子心切的林女士又一次陷入了“老熟人”覃某的“圈套”,覃某以需要送禮為由,又讓林女士轉了7000元。 經警方初步查明,從2021年5月起,覃某以用“高額回報”為誘餌,利用被害人的“賺錢”心理,一步步將他們帶入設下的投資騙局。自2021年6月起,僅林女士一人就按覃某要求向不同指定賬戶先后轉賬100余筆共80余萬元。 幡然醒悟 求助警方 連日來,漳州開發區鋪天蓋地的關于夏季治安打擊整治“百日行動”、打擊詐騙的宣傳,讓林女士開始對覃某起疑。 直至今年8月,見覃某不僅沒有歸還到期的投資本金,還想以投資公墓的名義讓她繼續“投錢”,林女士這才幡然醒悟,意識到自己可能上當受騙了。8月7日,為了弄清真偽,林女士來到開發區公安分局進行相關咨詢。 在與林女士溝通的只言片語中,辦案民警迅速推斷出林女士可能遭受了詐騙且陷入對方的層層話術中,當即告知林女士千萬不能再給對方轉賬。 據林女士提供的線索,辦案民警很快找到了嫌疑人覃某。而覃某非常狡猾,存在多重身份且拒不供述事實。在案件偵辦過程中,民警還發現其多次冒用“李某蘭”這個名字與多人簽訂合同,騙取各類投資。 “微信無關聯個人銀行卡、‘閩政通’未綁定,總通過虛構一套又一套的謊言試圖逃避抓捕,增加了辦案難度。”辦案民警說道。 為及時偵破案件,全力挽回群眾損失,辦案民警快速調整偵查思路和方向,最終確定了覃某的真實身份。 真相大白 懊悔不已 “原本開個專車,日子雖不算富裕,但是也挺幸福的。現在錢被騙走,經濟壓力也大了。”林女士懊悔地說道。 經調查發現,林女士只是受害人之一。而覃某在收到這些錢以后,并未實際投資,只用來滿足自己的日常消費。實際上,覃某通過虛構的投資項目,用不同說辭輾轉多人之間騙取錢財,以“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作為投資回報款用于騙取他們的信任繼續投資,騙來的錢都被覃某用于揮霍、賭博、放高利貸。 “就連我表弟也一塊被騙了50萬余元,唉!”案件真相大白后,說起被騙經過,林女士悔恨不已。經查,自覃某2019年到開發區后,在短短的3年多內,以合伙投資等各類理由,騙取群眾的錢款高達數百萬元。針對該案件梳理出的情況,截至8月9日,已發現16名群眾被騙。 在大量證據面前,覃某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實。目前,覃某因涉嫌詐騙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當中。 (本報記者 洪凌霄 福建長安網記者 袁偉婧 通訊員 連海濱 林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