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末夏初,陽光燦爛的時節,滿山滿野的鮮花次第開放,一些鮮艷的野果也迫不及待地開始成熟。山間野地里一種叫“覆盆子”的野果,悄悄地由綠轉紅,路過的人們,應該都是不會錯過的。 覆盆子,是這種野果的大名。在民間,它有許多好聽的別名,如茅莓、樹莓、紅梅消、三月泡、山泡。在我的老家鄉下,干脆就叫它一個字:泡。它是粗生粗長的植物,小道邊,田坎上,溪邊池旁,常常會不期然地遇到一叢叢紅得亮眼的果子,鄉下人都認識它。小小果粒,大概也就小指頭三分之一大,味道是酸甜酸甜的,十分清爽可口。“泡”是在我們家鄉的土名,覆盆子這個學名,倒少人知道。在田地里忙活了一天,收工或者放學回家時,遇到這樣一樹紅得透亮的果子,心底自然是高興的。免不了坐下來,權當歇息一番。其實是守著這么一叢或者一樹的“泡”,慢慢地咀嚼一番野果賜予的美味。 覆盆子這個名字雖有點古怪,其實它是有講究的。在中醫的眼里,作為天然植物的覆盆子很有營養價值。《本草正義》則說:覆盆,為滋養真陰之藥,味帶微酸………… 而在我看來,覆盆子名字的由來,似乎更在于它的形象。一粒飽滿新鮮的類球形紅果子,上端鈍圓略窄,圓平的底部,有一個陷進去的口子,樣子就象一個翻轉倒放的盆,叫它覆盆子,形象又貼切。三國時期的名醫李當之認為:“子似覆盆之形,故名之。”這種說法應該更可信些。 覆盆子,是兒時記憶中的美食。那熟透時酸酸甜甜的滋味,是很難忘懷的。 覆盆子粗生粗長,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只要陽光和雨水充足,就能旺盛地生長。因此,它在中國分布很廣,南方地區野生極多。山地林邊、荒野灌叢,或者就在山路旁,隨時都能看到一叢好吃的的果子在默默地等待著。人們叫它的別名“三月泡”,是說在溫暖的南方,在清明前后就能吃到它的果子。到了五月,各地田間地頭,到處都是蓬蓬勃勃的覆盆子。起初是細風中輕搖的白色細小的花瓣,一朵朵地連成一片,微風過處,清香陣陣。不經意間,覆盆子結果了,待到果實由綠變成淡黃,最后全熟變得血紅,就好吃了。那玲瓏剔透而汁液飽滿的漿果,一粒粒地塞到嘴里,輕輕一嚼,滿嘴都是甜香。一叢覆盆子是一時半會吃不完的,將熟透的果子全摘了,放進書包或口袋里,帶回家給家人品嘗,自有一番農家生活的樂趣。 如今,只有回到家鄉,才會偶然想到山野里一年又一年如期掛果的覆盆子。那汁液飽滿、甜酸爽口的味兒,是很多人兒時的美妙記憶,也是一種故鄉的味道。在內心保留一個生長覆盆子的角落,無疑是溫暖幸福的事情。 (梁德榮 作者單位: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