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月4日訊 金店突然來了出手豪氣的大客戶,幾分鐘的時間里就如同掃貨般購買十幾萬元甚至上百萬元的黃金制品…………這樣的“大生意”,讓店主心動的同時落入了隱藏著的陷阱中。近期,三明市公安局沙縣分局破獲了一起電信詐騙分子購買黃金“洗錢”的案件,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凍結扣押資金20余萬元。2022年12月,該案已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大客戶”到店消費 金店賬戶莫名被封 “我店里的賬戶怎么被凍結了?”2022年10月以來,沙縣轄區多家金店、珠寶行突然發現店里的對公賬戶突然被凍結。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的資金被凍結無法使用,影響店鋪的正常運營,這些店主立即前往沙縣公安分局鳳崗派出所報警。 民警經調查發現,店主們的賬戶都是被外地公安機關凍結,而被凍結的原因都是涉嫌幫助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洗錢”,有涉詐資金流入賬戶。“洗錢”這個結果讓店主們一頭霧水。經過民警提醒,這些店主們回憶到,近期確實有人到店鋪購買大量黃金及珠寶首飾。這些年輕人看上去很是闊綽,到店里買飾品的時候出手大方,隨手一買就是價值幾萬元甚至十幾萬元的黃金制品。而店鋪賬戶被凍結,就是在這些人刷卡支付結算后發生的。 了解情況后,鳳崗派出所社區民警立即走訪了轄區所有金店,向店主們發出預警提示,同時聯系沙縣區黃金協會,由協會向會員發布預警信息。 情侶“結婚”掃購黃金 店家生疑迅速報警 經過社區民警的統一提醒后,轄區所有金店都提高了警惕。2022年11月16日晚,沙縣一家珠寶行迎來了一男一女兩名顧客,二人稱要結婚,男方需要購買黃金飾品送給女方,當班店員小馬把他們迎到黃金飾品專柜,為他們介紹首飾。 一男一女犯罪嫌疑人 但很快小馬從倆人身上感覺到了不對勁,這對情侶對她關于飾品的樣式、設計等介紹毫不關心,頭戴鴨舌帽男子只是簡單詢問重量及價格后就催促小馬打包,而穿著黑裙女子更是從頭到尾都沒有試戴過任何一件飾品,明顯不符合女性的愛美天性。這對情侶在店里5分鐘不到,一下子就購買了價值近10萬元的黃金飾品。 “是不是遇上‘洗錢’的人了?”小馬聯想到了公安機關和黃金協會發布的預警信息。結算時,黑裙女子從包里拿出銀行卡支付。“不是說要送首飾給未婚妻嗎,怎么是女方來埋單?”小馬越想越不對勁,于是他找借口讓店長到場。店長在了解情況后也覺得對方可疑,于是向對方提出建議由派出所民警到場核實。這對男女在聽說要報警后,立即表現出不耐煩的樣子,借口要吃宵夜便迅速離開柜臺,甚至連付完款的黃金飾品都不敢索要。 買金飾實為“洗錢” 二人雙雙被刑拘 接報后,沙縣公安分局鳳崗派出所及刑偵民警先后到場。通過還原這對情侶在沙縣城區的活動軌跡,發現二人曾在其他店鋪咨詢批量購買黃金事宜并留下聯系電話,民警遂借金店名義聯系二人。 犯罪嫌疑人被警方抓獲 當日21時許,當黑裙女子陳某出現在約定地點時,被布控民警當場抓獲。次日凌晨4時,鴨舌帽男子江某在三明市三元區某酒店被抓獲,警方扣押、凍結涉案資金20余萬元。 經訊問得知,犯罪嫌疑人江某為了賺“快錢”,將自己名下的銀行卡提供給他人用于轉移電信詐騙、網絡賭博等不法資金,更是將自己的女友陳某“拉下水”,幫助他人用不法資金到金店大量購買黃金制品并交給所謂的“上家”,為“上家”將不法資金“洗白”。 目前,該案已經移送檢察院審查起訴。 民警提醒: 隨著“斷卡行動”持續推進,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分子轉移不法資金的渠道越來越困難,于是有不法分子把“洗錢”的主意打到了金店上。在此,警方提醒廣大金店經營者,遇到顧客購買大量黃金首飾,要審驗購買人的銀行卡與其本人身份證是否一致,并留意交易過程中的細節,切勿提供銀行賬戶接受購買人以外的第三方轉賬匯款,否則可能成為“洗錢”犯罪分子的幫兇。 此外,要在金店安裝視頻,對可疑交易要保留影像;一旦遇到可疑情況,應當終止交易并及時報警,以免誤入電信網絡詐騙的圈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本報記者 吳靜云 通訊員 李光禎)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