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3日訊 近日,在福州市鼓樓區某公司上班的陳女士掉入電信網絡詐騙分子布設的陷阱,在網絡平臺上貸款12萬余元,當騙子準備將這些錢轉走時,福州市公安局東街派出所民警及時趕到進行制止,替陳女士挽回了損失。 當天,正在上班的陳女士接到自稱是“福州市舉報中心”的電話,對方說陳女士涉嫌一起散布謠言刑事案件,需配合調查。對方稱,散布謠言的手機號碼是使用陳女士身份證注冊的,注冊地在長沙,因此幫陳女士將電話轉至“長沙市公安局”。自稱是“長沙市公安局民警”的人與陳女士通話,并添加了QQ,還發送“通緝令”給陳女士。 一開始還將信將疑的陳女士慌了神,急于自證清白的她一步步掉入對方陷阱。對方要求陳女士“不要聲張”,離開公司找個“安靜”的地方配合調查。陳女士就向主管請假,并獨自一人跑到公司附近的公園里。隨后,對方聲稱要陳女士查看銀行卡里是否有贓款,還讓陳女士在多個網貸平臺上貸款12萬元,以此來查看其信用是否因案件受影響。大腦已經“停止思考”的陳女士按照對方“要求”一步步操作。其間,對方誘導陳女士下載屏幕操作共享軟件及木馬軟件,陳女士操作時輸入的賬號、密碼等等,全部被騙子掌握。 當天,福州市東街派出所民警接到上級預警指令后,立即趕到陳女士所在公司勸止,誰知公司主管稱,陳女士已經請假外出了。由于騙子誘導陳女士下載了詐騙軟件會攔截所有撥入的電話,民警多次撥打陳女士電話都無法接通,其完全屬于“失聯”狀態。 民警立即通過“e體+”智慧賦能體系尋找陳女士的行蹤,最終在鼓樓一公園里找到了陳女士,第一時間讓其停止轉賬,取消貸款。此時她正在多個網絡平臺上操作貸款合計12萬元,一旦貸款審批下來進入她的賬戶,這些錢將被騙子悉數轉走。 陳女士是一名碩士研究生,算是高學歷人士,談到自己為何被騙,她說,此前學過反電信詐騙的知識,但是當遇到時,“腦子一片空白,來不及思考”。所幸民警及時趕到制止,最終騙子轉走陳女士原本卡內的7000余元存款,其他網絡貸款均被及時“攔截”。 (記者 林珊 通訊員 蔡耀宗)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