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陶淵明筆下有一條武陵溪,眾人皆知。八閩境內,也有一條武陵溪。這個季節,武陵溪流域,尤其是福安潭川那段十里平湖,因了春姑娘滑落水袖中藏著的錦緞,遂使湖面波光粼粼。如果你輕撫道道波光,你就會頓覺她比時光還要柔軟。 值此良辰美景,我與二三文友本想泛舟湖面,縱一葦之所如,沿湖溯溪而上,去拜謁一個心馳神往的圣地。無奈潭泰公路交通更為便捷,只好拋棄徐霞客的雅望而驅車前往。小車至一處名叫泰逢的村莊,我早聽說,這里是當年葉飛、曾志、馬立峰、詹如柏、陳挺等革命先輩戰斗過的地方。于是,我們的心中都盈滿了喜悅和期盼。 在泰逢村口,熱情的村支書就在那里迎迓我們。他滿面春風,寒喧后就帶我們到村邊的太水路27號舊房參觀。這座舊房為三層土木結構,據說是清時所建。當年,福安革命委員會和后來的福壽縣蘇維埃政府均在這里成立。在舊房廳堂,兩廂壁上懸掛著好幾幅介紹革命先輩開展革命斗爭的板塊。板塊圖文并茂,相得益彰。讀之,我們仿佛看到當年閩東土地革命在這里風起云涌,狂飆突進的斗爭場面,心中陡然萌發一種對革命先輩的景仰。 村支書說:在革命斗爭年代,泰逢以及6個自然村,就有40多位革命志士為革命英勇獻身。至解放,村中還有9個革命“五老”,這在當地村級村落,是不多見的。支書是個性情中人,他給我等講解英雄事跡,講到動情之處,我倏然見到他的眼角溢出點點淚花。他的講解讓我們的心靈又一次受到革命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洗禮。 俄頃,村支書帶著我們一行在村中“走透透”。先前,我們在圖片中見識了當年被敵人“三光”蹂躪后的村街慘狀,再看今日該村大街兩旁鱗次櫛比的房舍,均為瓷磚立面,和城里沒什么差別;大街上來來往往的村民,在祥和的春光里,臉上都洋溢著干凈的笑容。我們走進幾家村民的房子,家中什物擺設大都與城市居民家的差不多,他們的廚間如今雖缺少了柴薪的火焰,炒出來的菜肴照樣美味。嗣后,我們還造訪了泰逢小學,看到了整潔的校舍和寬敞的教學樓,一個碩大的塑膠操場,籃球架、乒乓球桌等體育設施一應俱全。一個村級小學有這么完備的體育設施,大大逸出了我們的想象。操場中央活奔亂跳的孩子,一個個臉上的笑靨,恰似楊朔《茶花賦》中的童子面茶花在盡情綻放………… 今日里,泰逢已被周邊三村五境的人們戲謔為福安北區的“小香港”。生于斯長于斯的泰逢村民,除了在村子里經商外,相當部分的村民在從事農業生產,主打的農業產品是芙蓉李和茶葉。早春二月,近萬畝芙蓉李在山野地頭乃至厝兜競相開放,那花汛可謂是“千枝萬朵花爭發,忽如一夜香雪海”。這當兒,蝴蝶兒忙,蜜蜂也忙,更忙的是周遭的俊男靚女齊刷刷來到泰逢,他們逡巡在芙蓉李樹下,賞李花拍俏影,讓美麗定格在這色彩斑斕的花期。同個時令,泰逢山上茶園的金牡丹和福云6、7號茶葉,也披上了綠茸茸的霓裳,在小鳥的啁啾中燦爛,惹得采茶的村姑們一邊采茶,一邊呱唧呱唧個沒完。她們在呱唧著豐收喜悅的絮語,好像要把每一個豐盈日子都“消費”一番………… 哦,泰逢!恰逢迎來盛世。如今,這里的人們,正踩著鄉村振興的時代鼓點,傳承薪火,且歌且舞;闊步征程,載欣載奔! (楊昌長)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