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通宵俱樂部》是小說家阿乙繼《寡人》《陽光猛烈,萬物顯形》之后最新出版的一本隨筆集。說是隨筆,其實是筆記。筆記這種文體我很喜歡,筆記的好不僅在于短小精悍,更在于直接,沒有為“做文章”而鋪陳出的廢話。記錄閱讀這樣一本書的隨想,最好的方式自然也莫過于筆記。 2 在類似“前言”的部分,阿乙講了為何會寫出一本又一本這樣的書:因為生活中“有一種小如壁虎的東西,以快如閃電的速度掠過生活的畫面”,而作為作者,“職責之一是捕捉生活中出現的這種轉瞬即逝的感覺與情緒”,這些書就是“這種獵捕的成果”。 阿乙談到的這種作家職責,我深有同感。優秀的作家必然善于觀察和體會,他們警覺如壁虎,隨時準備著捕獵一閃即逝的“靈感”。他們以此積累素材,也以此鍛煉自己的感受力。可惜的是大部分作家未必會勤快地記錄下來,而是聽任它們流逝,只有像阿乙這樣的有心人,才會隨時把它們記錄下來。 3 本書相較前兩本,記夢、記怪異之事更多了,這也是阿乙筆記的一個特點。阿乙頗有做現代蒲松齡的意思,不知他只是純粹對怪異之事感興趣,還是想表明他對不可知世界的一種態度。 阿乙記夢,充滿鮮活的細節,總讓我覺得不可思議,我懷疑他創造多于記錄。我自己的經驗是,醒來已忘記一半,不及時記錄下來,很快就會全部忘光。或者是個體的差異,或者是因為阿乙專注于夢的世界,在睡夢中他已經做好了記錄的準備。 4 阿乙在筆記中展示了他作為優秀小說家的洞見。 比如他寫早熟的兒童,“具有統計學的能力”,當被父親緊緊擁抱并許諾今后一定會善待他時,他就預感到明天肯定還會挨頓打。他寫大一點的孩子,“總是以示范的名義,把弟弟、妹妹新獲贈的玩具搶過來玩一頓”。他寫聽到的故事,“一個人僅僅因為多余半根粉筆,不知道怎么用它,就去公用的墻上寫了批判鄰居的大字報。” 這種洞見因其對人性的洞悉而讓人感覺悲哀。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會注意到這些荒謬,我們因習以為常而無視,因成功地騙過自己而敢于理直氣壯地大聲爭辯。 5 阿乙在一則筆記里談到他寫作長篇小說《早上九點鐘叫醒我》的動機,他稱是緣于與朋友的一次對話,關于這次對話他在之前的書里也寫到了。我意外的是,他稱當時被朋友的講述“嚇壞了”(指一個人未死即被埋,在棺材中醒來,活活掙扎至死)。“要到后來,我才知道這樣的故事在《搜神記》、各類都市報,乃至福樓拜的短篇小說《狂怒與無能為力》里發生過多次。” 其實,讀小說時我就對他的大驚小怪感到不解。正如阿乙所言,這樣的故事并不新鮮,小說出版時剛剛熱映的電影《妖貓傳》中就有同樣的情節。這件事再次警示我,新奇最不可靠,單純以情節的離奇吸引讀者更要不得。 又,阿乙稱本想著幾萬字足以把這個故事結束掉,但是在寫作的過程中,他漸漸失控,“只要是筆下出現一個人物,他就迅速脹大,不滿于計劃中給予他的空間。我沒辦法忽視他們的抗議,同時欣喜自己有了撒豆成兵的能力”,于是乎,一個原本計劃中的中篇變成了幾十萬字的長篇。 這一點其實我在閱讀小說的過程中也充分感受到了。小說的結構并不復雜,一個中篇確實足以寫完這樣一個故事,這個所謂的長篇是被過多的細節生生撐長的。那么它究竟算是一部長篇小說還是一部中篇小說?盡管作這樣的區分似乎意義不大,但它仍是一個不能不解決的問題,在我看來,字數多真的未必就是長篇。 又,阿乙展示了一部小說可能有的多個結尾,這不僅是一種寫作訓練,也展示了小說寫作的可能性。 6 阿乙很多則筆記寫于醫院,很多則筆記寫到疾病、病患,寫到疾病對他身心的影響。 他寫道,“我對自己的疾病一直是稀里糊涂的,我真不是一個好的自己啊。我感覺自己活到現在,就像是一個腦袋上還插著斧頭的人活到現在。” 看了真讓人痛苦啊,特別是想到他和自己幾乎是同齡。在疾病面前,人的脆弱無處躲藏。我心中又罪惡地想到:這就是優秀的作家呀,在那么痛苦的情況下,他心里想的可能還是,等會兒該如何才能準確地把檢查的經過記錄下來。 7 書中有些人物速記,就像畫家的速寫,準確、生動,它顯示了一個優秀作家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苦練自己的技藝。 8 阿乙的很多靈感同樣來自閱讀,有時是得到確認。我始終認為,能激發你靈感的書,才是真正的好書。 9 有個別篇章我覺得意思不大,不知道為什么要留著,也許是對阿乙自己有意義,也許是我沒看明白。 ⒑ 因為阿乙上過警校,當警察的那段時光對于他的意義可能在于,足夠他一生不斷地反芻。他就像一只河蚌,通過不斷地分泌碳酸鈣和珍珠母,把一塊折磨人的異物最終變成了一顆璀璨的珍珠。 (張遂濤 作者單位:廈門市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