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所住的地方處于邵武老城區內一條狹長的小巷子,名叫廣寧巷。出了小區門,右手邊是主干道華光大街,左手邊則是一條縱貫的大巷子,名叫公安巷。公安巷在市內很出名,如果有人尋我家而不知道路,我會跟他說,就在公安巷旁邊,對方馬上明了。這三個字是極具辨識度的地理標簽。 從我記事起,這條巷子就叫“公安巷”。但是公安巷為什么叫做“公安巷”呢,我想大概是因為市公安局就在這條巷子里罷。其實不單公安局,供銷社、水利局、環保局等等也都在這,后來連培訓學校、公司企業也入駐來了。人一多,各種小行業在周邊興起,做包子的、賣衣服的、剪頭發的、修補鞋包的小店越開越多…………其中,以飲食類的種類最多,最成規模、生意最旺?!昂檬尘驮诠蚕铩保巧畚淙硕级颊J可的話。 一日之計在于晨,公安巷的好食我們先從早餐說起。而說到早餐,必須要說“聞者來”。聞者來是一家扎根邵武幾十年的福州風味早餐店,它號稱百年老店,不知道真假,反正我從讀初中起就吃聞者來。洋溢著鮮甜福州口味的鍋邊、小籠包、魚片湯、肉燕等都是他家的打頭菜,一碗必須拌上紅油腌菜、辣到你雙眼一亮的拌粉拌面也是他融合本地口味的代表作。我沒法告訴你這些早餐小品具體好吃到什么程度,但就我看來,周邊很多人的一天是從聞者來的一碗鍋邊、一份鹵蛋開始的。鼓著肚子從聞者來出來,你才可以提神醒腦安安心心去上班上學,開啟奮斗的征程。二十多年來,聞者來從一家小店開到大店,再開分店,從單純早餐到全天經營,早已走起了傲嬌的步伐。早年間偶然還可以得見老板娘親自下廚的身影,這幾年,只能聽說他們全家到處游山玩水的消息。營業時間也很隨意,有時晚上十點關門,有時候不到九點店里的阿姨們已開始慢騰騰地拖地、收拾桌椅。到了正月,整條街就屬他家開門最晚,沒過元宵根本不會想到營業這回事,以至于很多人走到門口才發現吃了閉門羹,不由呆了,是真不知道去哪覓食好了。 其實也不是非他莫屬,只是多年的習慣難改。周邊很多不起眼的早點店同樣別有風味。譬如在公安巷口的沙縣小吃就不錯,手工打制的大餛飩勁道剛好,柔嫩彈牙;剛出鍋的細長拌面澆滿蔥油、花生醬和芝麻醬,不用動筷鼻尖已觸碰到香味。捏著斜斜花邊的蒸餃也好吃,都是老板早上現包的,但莫要心急一口咬下去呀,否則它溢出熱騰騰的湯汁非把你的舌頭燙起泡不可!每逢周末,我會帶上女兒去享受這家門口的美味。小丫頭平時上課時間緊,唯有周末能和我們悠閑地坐在巷口,一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一邊安然品味談笑風生。她一個人就能吃下一整盤拌面,外加一份大餛飩! 熱愛,是小城市飲食最適宜的溫度。 午餐我最愛吃的是老唐炒飯。唐師傅是老熟人了,年輕的時候就給人家掌勺,能做家常菜,也能包酒席,手藝非常不錯。唐師傅夫妻辛苦一生,總算掙下不少家業,不但養大幾個孩子,還在兩條巷子的十字交叉口蓋起了四層自建樓房,上面住人,下面做出四個店面,三個出租,一個自留,開起了養老品牌————老唐炒飯。這個地段四通八達,來往的人相當多,是黃金位置。兩夫妻分工很明確,唐師傅掌勺炒飯,唐師母就邊鍋煮湯。老唐炒飯用豬油起鍋,蔥末爆香,待蛋液稍凝,小火轉大,此時蒸好的白米飯趁熱入鍋著力翻炒,直到炒透炒勻,加一點青豌豆、一點胡蘿卜絲,放酸菜、青瓜的也有,全看個人喜好。起鍋時淋上半勺秘制的老黃酒,頓時激起一片醇厚的香氣,不由讓你食指大動。炒飯熱氣騰騰顆粒分明,隨餐配的湯簡直是海陸聚會,小小一碗竟有明蝦、螃蟹腳、魚丸、肉片、鮮菇等,出筍的季節還會放一瓣甜筍。唐師母很有耐心,連鳳尾菇都是手撕成一瓣瓣的,各種食材搭配也隨心所欲,細煮慢燉之下湯味特別鮮甜甘醇,我們都稱之為“小佛跳墻”。想吃老唐炒飯,除了有錢,還得有時間,它的特點在慢,在用心,每一碗都是現點現炒,海鮮湯也是一鍋一碗,私人訂制,絕不批量生產。所以老唐有個規矩,“炒飯三不做”,不做給趕路的人、不做給心急的人,也不做給浪費的人。 年過七旬、滿頭銀發的唐師傅開炒飯店完全是愛好,收租就足夠他生活的了,所以在經營上很是佛系,每天賣夠三十份就關門。關了門干什么呢,喝茶聊天呀,隨便拉一張四方桌在店門口,煮一壺白茶,幾個大海碗,可以拉呱一整晚。鐵三角是隔壁開雜貨鋪的老王和炸油餅的劉老頭,倘若對面賣干貨的徐師傅有空,卷一包現炒花生便來了,幾個老頭一邊抽煙海聊一邊看店,談天說地好不愜意。有時候來晚的客人還想點炒飯,老遠看見唐師傅翹腳端坐口沫橫飛,只得識趣地另尋他處。每次帶娃遛彎經過店門口,我老公都不無羨慕地說:“真想早點退休,開個店,也過這種神仙生活!”我白他一眼:“你能賣個啥呢?”他還挺認真想了一想:“炸臭豆腐吧,這條街就缺個賣臭豆腐的!” 跟老唐炒飯打對臺的是一家粉面店,名叫小謝鮮撈,生意也相當好。說小謝,其實也不小了,但五十出頭的謝師傅特顯年輕,白白凈凈的娃娃臉,勻稱結實的身材,讓人以為是個教書先生。小謝鮮撈的亮點在“鮮”,鮮的秘訣在于“活”,他用來熬高湯的雞鴨牛豬骨等一般不使用冷凍食品,都是當天去菜場現選現殺的。靚湯頭加上爽滑細嫩的米粉,想不好吃都難。謝師傅還有個愛好————抓魚摸蝦。晚上八點把門一關,準備好釣竿、抄網、地籠等工具,出門了。在水草豐茂的淺水區安頓好地籠后,他便于岸邊不遠處找個地方悠閑釣魚,乏了抽根煙,順手抄起抄網來順著河岸慢慢捕撈,除了魚蝦,有時還能捕到河鰻、泥鰍等活物。我們山區溪水清瑩,野生的魚蝦小蟹品質極佳。天明回到家中,妻女還在酣睡,他把一晚的收獲分類處理,順便煮好早飯。一尾足有三四兩的河鰻留給女兒燉湯,韭菜炒河蝦是妻子的最愛。其余的就看哪位食客有緣了。公安巷的老鄰居們都知道他會弄野味鮮貨,常有人一進店門就嚷道:“小謝,有沒有黃腳魚?我孫子要吃!”“謝師傅,今天有河蝦細粉么?好想吃!”更厲害的在門外就嗅到一股奇鮮,邊走進來邊壞壞笑道:“燉著鰻魚是不是?還有醉蟹啵?”醉蝦醉蟹是最考驗食材的,也是謝師傅的拿手活,他用的是自己秘制的醉汁,鮮美醇香,回味悠長,但量不多,只留給會吃的老客。 謝師傅得空時也參加老唐的茶局,帶上他腌好的醉蝦。唐師傅呷一口醉蝦,口齒生香滿臉享受,又打趣他說:“小謝呀,等我老頭子哪天做不動了,這條街就是你的天下了!”謝師傅擺手笑道:“你可不能不做了,雙贏共贏懂不懂,你沒看那個麥當勞和肯德基都是對門開的?我們兩家呀誰也離不開誰!” 四方美食,不過一碗人間煙火;萬千得失,不過一段燭光消逝。這就是俗世紅塵,這就是老百姓的尋常歡樂。有時我想,好食公安巷除了美味,更吸引人的可能是食物背后裊繞繽紛的煙火氣,以及那煙火氣里最撫慰人心的溫情生活。 (吳詠虹 作者單位:邵武市人民檢察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