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真情關懷助病犯“治病醫心” —走近省建新醫院管教大隊二中隊中隊長、三級警長張穹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29日訊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29日訊 “我還有很多不足需要改進,感謝組織的培養。我將繼續在崗位上,守初心、擔使命,為監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近日,在司法部全國監獄戒毒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彰大會上,張穹榮獲“全國監獄先進個人”稱號。 2011年,張穹辭去特殊教育學校老師的工作,經公務員考試加入福建監獄系統,正式成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現任省建新醫院管教大隊二中隊中隊長、三級警長。 張穹在“青警說”活動中發表主題演講 縫補心靈 播撒希望 2017年,從閩西監獄初到省建新醫院,被病犯挑釁、頂撞威脅,陪伴臨終病犯……每一件事情都在刷新張穹的認知:“他們是病犯,隨時都可能拿自己的生命來威脅民警。我剛來的時候非常不適應,生怕有意外發生。” 重刑犯丁某被判死緩,因需要血透被送至省建新醫院收押治療。丁某父親去世,母親改嫁,家中只有叔叔與80歲的奶奶,平日他只要談及改造與治療就會情緒失控,是醫院重點包夾布控的對象。盡管如此,張穹也盡己所能地幫助其渡過難關。終于有一天,丁某哭著找到他吐露心聲:“從來沒有一個人真心關愛過我,如果有人拉我一把,我也不會走向犯罪……”張穹趁此機會教育引導,從此,丁某開始遵守監規紀律與接受治療,也漸漸尊重民警的管教。 “我不是醫生,救治不了他們身體的疾病,就只能做好他們的思想工作以及預防出現各種意外。”大量且高頻次的談心談話、集體教育、個別教育、監規紀律……張穹根據每一位病犯的特點因人施策,在教育改造中不斷總結、提煉、積累經驗,仔細分析查找突破口,轉變病犯心態,讓他們在春風化雨中主動接受治療、積極改造。 陳某在省建新醫院作為護理犯關押,張穹通過檔案了解到他性格雖沖動暴躁、但孝順講義氣,于是就以親情為切入點進行教育管理,有的放矢地做好陳某的心理疏導工作。2021年9月15日,陳某得知父親因病去世后情緒失控,身材高大的他哭得像個孩子,為防止出現監管意外,張穹第一時間為其申請撥打親情電話,讓他處理好父親的后事,之后一直耐心地陪伴在他身邊開導。“張警官在我哭得傷心時給我遞紙巾,一整夜都陪著我……我想通了,要以優異的改造表現來告慰父親。”從此,在醫院內,陳某主動學習護理知識,幫助民警醫生護理病犯。回到原監獄之后,陳某給張穹寫了一封感謝信,字里行間表達出自己對張穹的感謝。 薪火相傳 實踐帶教 2019年,張穹積極參加省監獄管理局組織的各項業務培訓,成為監獄“一學三比”大練兵的教官,而且擔任監獄現場執法培訓的核心教官。之后,張穹與同事一起編寫《監獄民警現場執法指引戰術教官訓練教案》《福建省監獄民警現場執法指引訓練教案》《福建省監獄民警現場執法指引(試行)》,深耕一線,在與新警互動中教學相長,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現場執法規范指引。 “我常教導新民警要把監獄工作當成一項事業來做,而不僅僅是謀生的職業。要把平凡的崗位作為提高自己的‘磨刀石’,把困難作為磨礪自己的‘加油站’,全心全意履職。”張穹說。 監獄事業的發展好比一棵大樹的成長,樹的根脈由無數經驗豐富的民警用心血不斷澆灌,新民警在老民警的薪火相傳下逐漸成長,以自己的青春活力,不斷為監獄事業未來發展貢獻活力。“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意義啊!”張穹笑著說,“如果一個頑危犯能夠通過我個人的努力,發生了一小點向好方向的轉變;如果一位新警在我們傳幫帶下,能夠獨當一面,這就是我內心最大的慰藉,也是我最看重的東西。” 在基層一線崗位12年,張穹立足本職,以身作則。據統計,在疫情期間,張穹參與封閉執勤368天,他在工作中虛心向醫護請教基礎醫療知識,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安撫病犯情緒,保障了監區安全穩定。近年來,他先后獲得個別教育能手、優秀分隊長、優秀公務員、先進工作者、優秀共產黨員、局直機關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并榮立三等功,獲得專項嘉獎以及省監獄管理局通報表揚。 (潘雯君)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