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5月31日訊 好友通過微博找你幫忙代付,要不要幫?近日,廈門市民袁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求助”,但幫忙代付后,袁女士卻被騙了8000元。 4月24日晚上,袁女士微博收到一條“好友”發來的信息。見對方的頭像和好友一模一樣,只是昵稱里多了個“-”,袁女士以為好友換了名字,也沒有過多核實,便與對方聊了起來。對方先是稱自己在營業廳注銷手機號碼時,忘記把之前綁定的QQ、微信、微博等所用賬號解綁,現在無法接收原手機號碼的短信驗證碼,只能臨時創建一個新賬號。接著,對方表示前一天她在亞馬遜平臺上搶購了名牌包包,交了2000元定金,現在聯系不上亞馬遜客服,付尾款截止時間一到,訂單就失效,定金也無法退回。隨后,對方發來一個亞馬遜“客服”郵箱,希望袁女士幫忙溝通。 袁女士聯系亞馬遜“客服”后,對方就發來了袁女士“好友”的搶購商品信息和付款要求的郵件。收到郵件后,袁女士第一時間告知“好友”,但“好友”又以手機卡注銷導致沒辦法登陸亞馬遜官網為由,讓袁女士幫自己代付,并表示自己會用網銀把尾款轉給袁女士。不一會,袁女士果然收到“好友”發來的一張轉賬截圖,對方聲稱已經把尾款轉到她的銀行賬號中了。 袁女士一再查看自己的手機銀行,都沒有查收到“好友”口中的這筆錢款。這時,“好友”以“超時未支付,購買資格就會被取消”為借口,不斷催促袁女士與亞馬遜“客服”聯系協商下。無奈之下,袁女士聯系了“客服”,提出是否可以延遲付款?“客服”表示要延遲付款需要繳納3000元的“保證金”。于是,袁女士便向“客服”提供的賬號轉賬3000元作為第一次延遲付款的“保證金”。轉完錢后,袁女士仍然沒有收到“好友”說的尾款,而“尾款支付時限”眼見著又要到了,怎么辦呢?袁女士只好再次申請延遲付款,而這次的“保證金”已經提升到5000元。 在袁女士轉完5000元“保證金”后,“客服”表示付款期限已經延至第二天上午11點。可到了次日11點時,袁女士還是沒收到“好友”的尾款,微博也聯系不上了。這時,袁女士通過電話與好友聯系后,才發現自己被騙了。 “袁女士遭遇的是冒充微博好友的新騙術。”廈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民警分析,騙子通過創建與受害者聯系密切的好友相似的微博賬號,偽裝成其好友,以假亂真。采用表情包+文字的對話形式,擺脫模式化的話術,降低受害者戒備心,并表示自己賬號丟失,希望受害者幫忙代付其網購商品,利用聯絡時間差(受害者未選擇及時與朋友確認核實),實施詐騙。在多方催促下,礙于情面,受害者極其容易上當受騙。 在此,廈門警方提醒,提防此類新型冒充好友騙術。若在社交軟件上(微信、微博等),遇到好友以任何理由要求大額轉賬匯款時,一定要先通過電話、視頻、面對面等方式驗證對方是否為本人。如對方以“不便通話”“情況緊急”等種種理由予以回避,則應當提高警惕,切勿礙于人情而盲目相信對方,不經核實清楚切勿向陌生賬號轉賬匯款。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洪恒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