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時候,家附近有口老井。井水清澈,入口回甘。周圍鄰里都用吊桶打水煮飯飲用。更有甚者,一桶水提上來,便用手捧了直接泯上兩口。 打水是個技術活。將系著棕繩的吊桶放入井中,觸到水面后,把棕繩往側面用力甩,吊桶的口便朝下了。這時再抖動棕繩,吊桶便靈活地翻動,盛水。若桶里的水沒有裝滿,只需將吊桶稍稍提起再快速放下,吊桶就沒過井水了。這時再把吊桶提上來,便是一桶滿滿的水。但有時,遇上兩戶人家的吊桶同時提上來,吊桶在井里磕磕碰碰。鑷鉤沒扣好,桶就會脫開鑷鉤掉到井里去。鐵皮桶落井里了,橡膠桶也落井里了。 王大伯有條系著尖頭鐵鉤的長粗繩,專門用來撈桶用的。桶掉到井里了,人們便去找王大伯借繩。可是把繩子放到井里后,無論怎么鉤,就是撈不到桶。有時好不容易鉤到了吊桶的卷邊,一不留神,吊桶又掉了下去。只得請王大伯親自跑一趟。王大伯從不推辭。他來到井邊,先趴在井臺上仔細打量一番,又換個位置蹲在井沿旁,伸長脖子向下俯視,然后便把系著尖頭鐵鉤的繩子放到井里。片刻功夫,尖頭鐵鉤就咬住了吊桶上的粗鐵絲彎鉤,掉在井里的桶便都撈上來了。人們嘖嘖稱贊,王大伯打撈的功夫實在過硬。有人要給酬金,王大伯連連擺手,鄰里之間,多大點事。但若有人遞兩根紙卷的煙,王大伯卻是欣然接受。 記憶里的夏天,出奇的炎熱。有漢子提著吊桶帶著毛巾臉盆來到井邊打水洗臉,冰冰涼的井水如清風拂面,備感涼爽。吃西瓜解暑是常有的事。鄰里們約好一般,今天張家買個西瓜,明天李家買個西瓜放到自家裝了井水的桶里。吃過晚飯后,人們便迫不及待地手持蒲扇拖著拖鞋把家中的竹椅搬出來納涼。那日買西瓜的人家,便把浸在井水里的西瓜從桶里撈起來,切成塊狀。浸了大半天井水的西瓜帶著井水天然的涼氣,吃在嘴里透心涼,讓人欲罷不能。小孩一拿到西瓜便迫不及待地啃起來。吃相狼狽,下巴、衣服上盡是星星點點的西瓜汁。一些大人看孩子吃得津津有味,便把分到的西瓜又拿給孩子。轉身回屋把井水燒沸泡了土茶葉端出來消暑解渴。 冬日里去打水,井里會升起騰騰熱氣。打上來的水竟是暖的。暖得終日圍著許多婦人在井邊洗衣洗菜洗家什。 自從搬家后,就再沒能回去看一眼澆灌了我童年的老井。但那一段與老井有關的光陰,卻始終在我的記憶里縈繞。 (鐘嫻)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