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熱情的五月,陽光足雨水沛,野外那寬寬窄窄的道路旁,彎彎曲曲的溪河畔,以及高高低低的山嶺土坡上,一叢叢一片片的蘆葦正茁壯成長,郁郁蔥蔥,葳蕤繁茂。詩歌總是美好的,所謂詩情畫意令人醉,每次讀《蒹葭》,都覺得這意境是那么美,但在現(xiàn)實中,特別是在我童年少年的記憶中,對蘆葦卻多是煩惱與生厭。 生長在農(nóng)村,尤其上世紀(jì)七八十年代的農(nóng)村,蘆葦是隨處可見的,甚至于房前屋后,都有蘆葦偷偷生長。農(nóng)村也不缺少樹木,房前屋后也不是沒有,但畢竟高大醒目,也不傷人,而不像蘆葦,高矮不一,隨處生長,令人防不勝防,手腳被它鋸齒般的葉子劃破是家常便飯,特別是每次去野外割豬草時,去山上砍柴或去地里幫忙干農(nóng)活時,手腳包括臉上,被蘆葦劃得一道道長長短短的口子,汗水一漬,或洗澡一澆上水,便疼得一哆嗦。記得,有一年跟著父母去開荒,那荒地上長滿了蘆葦,其中一叢巨大的蘆葦正好長在荒地中央,砍除了地面的蘆葦后,那地底下碩大的盤根錯節(jié)的根系,用刀,用鋤頭,不知砍挖了多久,才挖出移開,累得渾身無力。而田四周的蘆葦,也似乎總長得比稻子快,每年禾苗還未抽穗,稻田四周的蘆葦已茁壯繁茂,一齊倒向田里,遮了禾苗的陽光。于是,抽出短鐮長刀,沿著田四周的蘆葦一路砍去,砍斷抱出禾田,如此又是手腳臉面一道道劃痕,一條條血道。 所以,對蘆葦,多是生厭。例外的時候也有,但不多。蘆葦葉滿是鋒利的鋸齒,但牛卻不怕,以它為食,所以每次我放牛時,特別是春夏蘆葦葉子正嫩時,這時候放牛是最輕松的,把牛牽到茂密的蘆葦叢前,人就可以在一邊玩耍了。食料足,牛也比平時早吃飽,可以早些牽回家。此外,就是秋天蘆花飛舞時,這時,母親總要抽一天半日的,去砍了一捆捆帶著花穗的蘆葦桿回來,用來扎掃把。砍回的蘆葦桿,鋪在房前的坪上曬干后,一抖,蘆花四處飛散。抖盡蘆花后,就可以用來扎掃把了。待到下雨天,母親便從樓上放置雜物的地方抱下蘆葦桿,放在大廳里,搬把椅子坐下,開始扎掃把。這些蘆葦桿,要全部扎完,扎成一二十把掃把,才夠一年掃。而這樣的時刻,是我最高興的,原因很簡單,可以和母親在一起。天氣好,母親都在田間地頭或山上忙,而只有這雨天,這扎掃把的時間,母親才可能在家。這時候,我便忘了被蘆葦劃破皮肉的事,不討厭蘆葦了。 如今,當(dāng)然知道了,蘆葦于人是利大于弊的,其功與用無需贅述。只是,因它也常常想起農(nóng)人的艱辛。 (張先震)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wǎng)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tuán)旗下,福建最權(quán)威的法律門戶網(wǎng)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quán)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lián)網(wǎng)新聞信息服務(wù)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