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呵呵,擬聲詞,作為網絡常用語,活躍于每個人的聊天記錄里。據說它曾被評為“最傷人詞匯”第二名,被人們所反感。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呵呵”并不是網民自創的詞匯,很早就曾在文獻中出現,而將它發揚光大的,竟是宋代“男神”蘇東坡,在他的嘴里,“呵呵”一點也不討人嫌,相反卻有點幽默、可愛。 39歲那年的冬天,密州任上的蘇軾,寫了封信給好友鮮于子俊,先是敘舊,再聊創作,其中就用到了經典的“呵呵”————“ 所索拙詩,豈敢措手…………近卻頗作小詞,雖無柳七郎風味,亦自是一家。呵呵。”譯成白話就是:你跟我要詩,小弟我有點拿不出手啊!這樣,我呢最近喜歡寫點小詞,特附詞一闕發你看看吧,雖說沒有柳永的味道,卻也自成一格。呵呵。 雖然表現得謙虛,卻也難掩得意之情,還不忘調侃一下柳七郎。一句“呵呵”,讓一個親和、傲嬌,又帶點小竊喜、小得意的蘇軾,躍然紙上。當然了,東坡先生的確有“傲嬌”的資本,這闕他嘴里的“小詞”,就是大名鼎鼎的《江城子·密州出獵》:“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以至于千年之后,這首豪放詞竟成了必讀、必背課目。 與蘇軾、蔡襄等合稱“宋四家”的米芾,書法造詣很深,他的《蜀素帖》被后人譽為天下第八行書。不過剛認識蘇軾時,米芾還沒混出什么名堂,甚至有一段時間,對于書法創作的前景與方向,頗感迷茫,他給老大哥寄去自己的書法作品,求安慰,也求指點。蘇軾回信勉勵,“呵呵”收尾,盡顯文豪調皮、風趣的一面:“示及數詩,皆超然奇逸,筆跡稱是,置之懷袖,不能釋手。異日為寶,今未爾者,特以公在爾。呵呵。”意思是說,米芾老弟啊,你的書法很漂亮,筆跡飄逸,我愛不釋手吶!這些作品放在將來必是寶貝,之所以現在沒人看重,那是因為你還活著,呵呵!半是玩笑、半是贊許的蘇氏幽默,讓米芾聽了很是受用,而一聲“呵呵”,又瞬間拉近了兩人的距離。在蘇軾的鼓勵之下,米芾的專業技能、境界不斷提升,加之勤學苦練,終成一代書畫名家。 蘇軾的表兄文同,擅長畫竹,有“墨竹大師”之稱,他的竹畫在當時可謂是一紙難求。蘇軾“垂涎”已久,寫信求畫,名為求畫,實為索畫,理直氣壯,臨了還不忘附上“呵呵”大法:“先不說幫你寫《字說》的潤筆費,就說我到處給你作記寫贊,任你驅使,任勞任怨的,怎么著也得給我畫幾張吧?我這就派人去你家拿,不要讓人等太久哈。不然,我就到處亂畫,然后題上字,說是你畫的。或者拿著你我以前的約定去告狀,索賠二百五十匹絹。呵呵。”面對這么狡黠可愛的表弟,老實巴交的文同又能拿他怎么辦呢?光陰流轉,轉眼已是千年,但讀蘇軾的信,卻仿佛他就站在我們面前,如隔壁的二叔、三大爺一般親切,為何?真性情使然。這事還有個后續,據說文同真的專門畫了一幅《賞雪谷偃竹圖》送給蘇軾。幾年后,文同去世,蘇軾在整理字畫時,“見此竹,廢卷而哭失聲”,可見,東坡先生確是個性情中人。 友人孫頎也曾向蘇軾求書。蘇欣然應允,在回信中笑道:“紙軸納去,余空紙兩幅,留與五百年后人跋尾也。呵呵。”————這帖字后面多出了幾尺空白,就留給五百年后的人給我寫跋文好了,呵呵。就是這么自信,就是這么超脫,怪不得連他的政敵王安石都慨嘆:“不知更年幾百,方有如此人物?”介甫先生泉下有知的話,很想告訴他:千年過去了,還沒有呢。呵呵。 (項偉)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