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驢跟詩人,好像是一對完美的拍檔。詩人的氣質,跟高頭大馬的確不搭調;而驢,體格小巧,加上詩人緩步而行的翩翩風度,就很相得益彰了。在《大宋河山可騎驢》這本書中,我們發現宋朝的驢就和文人們結下了友誼:“此身合是詩人未,細雨騎驢入劍門”“往西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宋代文人們驢背上的詩意人生,讓驢何其有幸,竟被留在了千古文章中。 此書是以宋代文人生活為角度的歷史書籍。作者王這么,考據癖,對宋朝歷史文化頗有研究。他以生動的筆觸和流暢的文筆,為讀者呈現出宋朝時期一些落寞失意詩人的生平、作品及其語言風格,如陸游、歐陽修、蘇軾、辛棄疾、李清照等人,賞析他們的詞作,體悟他們的人生,了解那個時代的風土人情,追尋那個王朝的山河動蕩。那些人物的遭遇和經歷,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堅定和勇氣,也讓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和價值觀。 蘇軾不僅在詩、詞、文、書、畫五藝中有非凡的成就,甚至連他的食譜,都被后人效仿,但其人生仕途卻歷盡艱辛,一生三次被貶。然而,蘇軾并未被壓垮,他寵辱不驚,以審美眼光擁抱大千世界,到處都能發現美的存在,創作了許多優美的詩文,表現出對苦難的傲視和對痛苦的超越。被貶黃州時,蘇軾寫下了《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的豁達與超脫躍然紙上。 辛棄疾,一生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志難酬。他的作品以豪放為主,風格沉雄豪邁。雖然沒有實現金戈鐵馬、沙場點兵的夢想,但他勇敢捍衛自己的信仰,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平生塞北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里江山”“鬢微霜,又何妨,持節云中,何日遣馮唐”。這是他的初心,也是他的豪放。 歐陽修,開創一代文風的文壇領袖,在政治上負有盛名。他很愛這個世界,但命運多舛————幼年喪父,中年喪偶,老年喪子;仕途也不順暢,被貶是常有的事。盡管被流年辜負,但歐陽修的生命里,始終有股盡心盡力去活的熱情。貶謫滁州時,他讓下屬在官邸四周種下無數鮮花,并在公文上批示道:“淺深紅白宜相間,先后仍需次第栽。我欲四時攜酒去,莫教一日不花開。”這是以有涯向無涯挑戰,是一種疲憊生活中不死的英雄夢想。 李清照,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她的詞“不徒俯視巾幗,直欲壓倒須眉”,如“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早期生活優裕,婚后與丈夫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趙去世后再嫁張汝舟,婚姻并不幸福。她寧可面對世俗嘲罵與牢獄之災,也要尋回自由身。她的人格像她的作品一樣令人崇敬: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責,念國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愛情之尊。 時運不濟,但接受現實可不是宋代文人的風格。面對苦難,騎著驢,寄情于山水,留戀于一花一草一木之間,然后慢慢釋懷。詩詞是歷史的回響,是文人豐富的情感,亦是生活本真的展現。愿我們有蘇軾直面生活挫折的豁達與通透,有辛棄疾的勇猛及對信念的堅守,有李清照的聰慧與果敢————即使命運坎坷,也要活得灑脫,活得盡興。 (甘武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