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13日訊 現如今,網絡平臺直播帶貨逐漸成為一種新興行業(yè),各大電商平臺均設有直播帶貨的渠道,網絡上許多與電商帶貨相關的教學課程也應運而生。然而,網絡水深,有些不法分子“掛羊頭賣狗肉”,利用虛假營銷進行詐騙。近日,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在“市縣主戰(zhàn)”的現代智慧警務運行機制下,搗毀一伙利用網絡引流兜售虛假電商帶貨培訓課程實時詐騙犯罪團伙。 多名群眾舉報 帶貨課程竟是“陷阱” 今年5月,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接多名群眾舉報,稱在網絡上購買帶貨課程被騙。根據其中一名群眾王女士描述,自己是一名寶媽,無固定收入,見某短視頻平臺上直播帶貨很火爆,便萌生了直播帶貨的念頭。某天,王女士在平臺上經網友介紹加入一“互粉群”,該群的群友通過互相關注的形式來提高粉絲量。其中一人私聊王女士,自稱系官方平臺合作方,可以提供流量扶持與穩(wěn)定客源,和平臺帶貨方面的培訓服務。 王女士猶豫之際,該人將其拉入所謂“學員群”,群內許多“學員”稱購買培訓服務后賺了很多錢。王女士很是心動,付了6800元培訓費以后,到手的所謂“培訓課程”卻毫無含金量,根本無法帶來盈利。 半年詐騙600萬元 涉案公司被警方“一鍋端” 接到舉報后,警方立即介入調查。通過研判,一個疑似電詐團伙窩點逐漸浮出水面。5月23日,福州市公安局晉安分局“e體+”主戰(zhàn)指揮部下達作戰(zhàn)指令,抽調精干警力對位于晉安區(qū)岳峰鎮(zhèn)某寫字樓內一疑似詐騙團伙進行統一收網行動,現場抓獲涉嫌詐騙犯罪嫌疑人76人、采取強制措施44人,扣押電腦92臺、手機350部。自2022年9月份以來,該公司詐騙涉案資金約600萬元。 抓捕現場 經進一步調查,該犯罪團伙通過組建“互粉群”,瞄準網絡上一批急于通過帶貨賺錢的全職媽媽、學生黨等,假稱自己是官方平臺合作方,鼓吹公司旗下有多個專業(yè)講師團隊,不僅能提供專業(yè)帶貨課程,手把手教零基礎“小白”月入過萬,還能提供流量扶持與穩(wěn)定客源。等受害者上鉤后,該團伙便將從網絡平臺上搜集短視頻平臺帶貨基礎知識拼湊成毫無價值的課件,以3000-7000元不等的高價售出。至于所謂的“流量扶持”與“穩(wěn)定客源”,純屬子虛烏有。 專業(yè)演員+專門話術 詐騙套路嚴絲合縫 在該窩點內,民警發(fā)現每個辦公桌面上都有四五部手機,每部手機都對應一個微信號,他們將這些微信號的人設定為“專業(yè)導師”“優(yōu)秀學員”“成功人士”。當第一步“互粉引流”成功后,嫌疑人便將受害者拉進“詐群”,團伙成員在群內偽裝成客戶、導師,營造出購買課程后賺了很多錢、學員名額緊張的氛圍,騙取受害者購買虛假的培訓服務。 涉案手機 “我們在應對受害者的猶豫,有一套專門的話術,直擊受害者急于求成的心理,從而讓他們迅速掏錢。”該團伙主要成員潘某在民警現場突審下,交出一份《話術大全》。該文檔內容主要指導員工如何解決溝通問題、應對不同受害者的質疑。他們甚至對客戶進行分類,按照不同分類實施不同話術。 “整個詐騙過程嚴絲合縫,不僅精準篩選易被騙人群,還針對不同受害者進行話術洗腦。”經辦民警陳麟介紹道,“網絡世界真真假假,目前社會上不少不法分子打著培訓機構的幌子行詐騙之實。請謹記,任何打著‘高額回報’‘短期回利’幌子的項目都要警惕,更勿輕信通過建群方式進行傳播的項目,以免上當受騙造成財產損失。” (本報記者 林珊 通訊員 鄭樂)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yè)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yè)道德監(jiān)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