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遠來近約,好友三五,趁著春和景明,前去尤溪縣城往西十多公里的羅漢寺。 春深似海。村莊,田疇,青山,迎面來,背后掠,盡是花開樹綠,溪聲鳥語。竹樹掩映,一條安靜也干凈的山道,帶我們蜿蜒進山。 五一勞動節。不論是否調休,羅漢們想必是不勞動吧。天臺山上五云飛,遠接群巒近拂堤,試問何處羅漢在,梵音繚繞野鶯啼。沒多久,車到山前,已抵達五代始建雞公庵,后來更名河漢寺,民國時,清季王秀才設館教書————而今遺珠俗世而新舊參差的羅漢寺。 羅漢未曾相迎。一位比丘尼執帚清潔,年紀青澀,眉目清秀,細言低語。交談間了解,已經修行七載,日日凌晨四點起床、五點晨鐘誦課。勤勉如許,我們識趣安靜地走開。 寺門外,磚墻根,環抱的山丘,青綠無限,花開遍野。鶯歌燕舞在空中,時而劃過來,時而掠過去,于此靜寂添春聲,悅耳洗心。 無人問起羅漢過往或者而今。參訪者眾,大小車輛停滿寺外空地。小車們閑在艷陽下,樹蔭篩落的光影,閃閃爍爍,在車頂捉迷藏,隨從綠風追逐,那般熱烈,又那樣寧靜。 拾級而進。尋常寺廟應有的,這里都有。尋常游訪古剎名勝的閑意雅趣,好友們都各有領略,喟嘆或疑惑流轉于散淡話語。 喝茶。無風。無語。暮然感覺,四下皆悄然、默然、寡冷。羅漢寺偌大的空間,空在此時此地,空在比江南更南福建中部的春天里,孤曠寂寂、人影稀疏————他們散落古寺建筑群各處,聽取自己的心聲,行就各自的儀軌,了無平日里的市井喧鬧,有時傳來兩言三語,亦是溫和慈悲、降了調的,是否有潛伏于時空后臺的羅漢隨手調諧了塵間聲調? 無有不敬————于我的意想中,羅漢,總有魏晉狂狷人士的蛛絲馬跡,總有桃花源避秦亂的高古神秘。他們外表粗獷,骨子狂傲,神通不凡,有時種谷釀酒,有時吼歌五柳。 而在多數的流年光陰,他們四體不勤,近乎嗜酒懶漢。清醒之際發牢騷,舞弄文墨,針貶時弊;醉酒夜半臥山亭,共清風明月兼蚊蠅鳥糞…………更或者,衫不蔽體,袒胸露肚,不事稼穡,雞犬不寧,同村或同社區的鄰人掩鼻竊笑。他們中有些人卻只顧跌跌撞撞,追攆出關的青牛老驢,追沒追上不得而知,那年的枯藤老樹、那夕陽西下的秦關漢月,烙印在東方中國悠悠文脈的雕梁畫棟高處,閃耀千秋,燦若星辰。 時光漫漫,黃塵茫茫。多少名士賢人來過這里去往何方?多少高僧大德來此誦經巫祝,設壇燃香,起厝擴廟?神仙家有煙火日常,百姓人有生存大計,遷徙或落定,官匪紛爭殃及民間;天災與人禍,在古道春秋未曾停歇,更換頻仍。可謂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 還有,那些投身羅漢事業而暮鼓晨鐘的僧尼信眾,以他們人生為主軸的布施傳道、大義小私、拍案叫絕的古今故事怎樣起承轉合?那些民眾絡繹不絕,起心動念愁煞千手觀音的萬億心愿終究兌現幾何?流芳榜上捐建捐資鐫姓刻名的人們后來功成幾許————歲月不肯分明道,羅漢見或不見三緘其口。 阿彌陀佛聲里,一對母女舉香過頂,虔誠喃喃,中考高考,心想事成。 因了人間不易或求贖或問道或還愿,許多人魚貫而來、事了而去,吾等何嘗不是兜兜轉轉的過客紅塵、朝如青絲暮成雪的剎那光景。 羅漢,十六,十八,或者五百,仍然高居殿堂享用香火?還在女墻旁殘破的壁畫中演繹生命悲歡?抑或隱入直指高天白云的寺碑內里睡大覺?看寺的阿婆滿頭白發盤得嚴嚴實實,擺擺手,什么也不說。“大聲喧嘩因果自負”————那塊紅色令牌,立在正殿分外莊嚴醒目。 佛也?道也?儒也?皆是蒼生海海各顯神通、各成體系的人文橫渡,皆是神通具足而隱跡人間的羅漢。 橫讀豎念,朋友們面對省級文保石碑壓低聲音追問數遍,青石碑還是繃著斑駁的臉,不置可否。于是,南先生平平仄仄,這樣寫詩:同為物化到娑婆,快樂無端且放歌。鐘鼓歇時魔舞散,悠然一曲定風波。 隨后,我們轉入后院,蛛網,殘灶,逼仄,陰暗,壓迫著身心。五月的陽光恰好,自高處兩方鉛筆盒大小的天窗穿射而至,正在書寫明晃晃、模糊糊的經文嗎?如來寫了什么?羅漢怎樣布道?顯靈造福過多少眾生蕓蕓? 艷陽斜映,古舊的杉木壁板上,一枚鐵釘懸掛拇指大小的銅色心形物件————是不是古久的文物,還是羅漢遺忘的定情物,或是信徒掛單月夜輾轉的家國圖騰?莫衷一是,信手翻看: 紅彤彤,一個“佛”字,赫然入目。 不再說,不必問。后窗,一棵楊梅樹一會兒趕了趕鳥雀,一會兒望了望我們,酸得天翻地覆,醉得古寺春山愈發濃墨重彩。 人猿相揖別,只幾個石頭磨過。古剎悠悠千載,不過半天浮世偷閑。步出山門,已是午后。回望寂靜深深處,羅漢寺殿廳右廂————一桌,一壺,一杯,似睡非睡,于時光里靜候后來人說點什么。 (張德遴)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