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誤信“客服”來電 女子被騙10萬元 廈門警方提醒:提防“注銷貸款賬號”騙術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6月30日訊 近期,廈門不少市民接到了一個自稱“京東金融”客服的電話,以“平臺借貸利率超過國家標準,需要進行變更,否則會影響個人征信”為由,要求市民“配合處理”,造成市民群眾資金損失。 6月12日,林女士接到自稱“京東金融”客服的來電,稱其京東白條利率過高會影響征信,要配合處理。因對方準確說出了林女士的個人信息,且自己確實也使用過京東金條,林女士也沒有過多懷疑。隨后,林女士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對方立即向她發來了一張電子工作證,這讓她更加相信對方“客服”的身份。 于是,在對方的“指導操作”下,林女士先是下載了“zoom”軟件并進行屏幕共享。同時,對方讓林女士關注“中國人民銀行”官方微信公眾號并發送所謂的辦理業務申請代碼。一系列操作之后,對方又向林女士發送了一個鏈接,要求她點擊鏈接并聯系“線上客服”進行后續操作。 林女士聯系“線上客服”后,對方先向林女士發送了其個人信息讓其核對,并以“拒不清退將納入征信黑名單”為由,讓她將個人存款轉至對方提供的“銀聯安全賬號”。隨后,林女士又按對方要求前往多個平臺貸款后,將資金繼續轉至“銀聯注銷賬號”,直到同事提醒后才發現被騙,可這時,林女士的損失已經達到了10萬元。 “林女士遭遇的是冒充金融機構客服以‘注銷貸款賬戶’為由的騙術?!睆B門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中心的民警分析,此類詐騙分子常偽裝成金融機構或金融監管機構工作人員,通過電話恐嚇受害人征信已受影響,要求配合下調網貸利率或關閉網貸賬號。之后,會偽造虛假征信報告、國家政策文件,借助官方公信力,徹底騙取信任。最后,以保護資金為由,讓受害人將資金轉至其指定的“安全賬號”,接著又以需“清空貸款額度”為由誘騙當事人到多個平臺貸款,并繼續轉賬至指定“授權賬號”擴大財損。 警方提醒: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和習慣,辦理貸款務必做好前期工作;不輕信自稱客服要注銷貸款賬號的電話,一旦提到“調整利率”“屏幕共享”“轉賬匯款”等字眼,務必提高警惕,謹慎操作。有任何疑問都可以撥打96110全國反詐勸阻專線咨詢舉報。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洪恒亮)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