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獲30人,凍結涉案資金600余萬元—— 打掉全省首個網絡強制放貸涉惡團伙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7日訊 還沒申請借款,平臺就強制放貸,還遭遇高額“砍頭息”,并被以電話、短信轟炸等方式軟暴力催債……7月5日,記者從廈門市公安局獲悉,廈門警方經過兩個月艱苦攻堅,一舉搗毀藏匿于外地的犯罪窩點,抓獲30名犯罪嫌疑人,凍結涉案資金600余萬元,全鏈條打掉全省首個網絡強制放貸涉惡犯罪團伙。 強制高利放貸 短信電話轟炸逼迫還款 遭遇“砍頭息”,平臺顯示借款4000元,實際到賬2600元,6天內沒還上本金,逾期一天還要繳納10%的逾期費用……家住廈門市翔安區的楊先生陷入了網貸泥潭。 “順心借”平臺截圖 今年2月的一天,楊先生手機收到一條“順心借”貸款APP的短信,內容顯示可在該平臺申請大額貸款,并附帶了一條鏈接。“大額貸款?能貸多少呢?”楊先生想了解自己在該APP上的具體貸款額度,便點擊短信中的鏈接,下載安裝了“順心借”APP,并在APP中填寫個人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進行認證操作。 就在楊先生完成上述操作后,他發現自己的銀行卡多出了2600元。可楊先生進入APP卻顯示,他必須在6天內以35%的周利率還清4000元的本金和利息。“還沒點申請借款,就放貸了?利息還要1400元......”楊先生立即聯系APP客服要求退回這筆錢,可對方拒絕并對他進行辱罵。 催收的電話、短信不斷,還有言語上的威脅……接下來幾天,楊先生一直接到催款電話和短信轟炸。更讓他煩心的是,他手機通訊錄里的親朋好友都接到了催收電話和短信轟炸,得知其“欠債不還”,有的親友甚至還被催收人員語言威脅、恐嚇。無奈之下,楊先生選擇報警求助。 警方赴四省集中收網 搗毀強制放貸涉惡團伙 接到報警后,警方分析此類警情較之傳統手法更加隱蔽,屬于新型涉網黑惡犯罪。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翔安分局迅速成立專案組,對該案開展深入調查,發現這樣的案件并非孤例,全國近期發生多起類似案件,遂進行串并偵查。 經過專案組近兩個月的深挖研判、攻堅克難,一個涵蓋軟件開發、短信引流、高利放貸、電話短信催收的全鏈條網絡強制放貸涉惡犯罪團伙漸漸浮出水面。 專案組進一步研判發現,該犯罪團伙具有較強的反偵查意識,將窩點設在廈門周邊一臨近地市的一處民宅中,隱藏在巷子深處,大門長期閉鎖,并在門上裝有攝像頭。“里面的人員基本不外出,外賣只送至巷口由專人領取,偵查人員很難抵近偵查。”翔安分局刑偵大隊有組織犯罪偵查中隊指導員楊偉鴻介紹,為了摸清窩點周邊環境,民警多次偽裝成外賣人員到場摸排。 廈門警方組織警力開展抓捕行動 同一時間,專案組發現在陜西、江西、浙江等地還存在該犯罪團伙的部分成員。經過多次分析研判,專案組逐步掌握了該團伙的組織架構、各環節人員構成和活動規律,制定了周密細致的抓捕方案。 4月13日,廈門警方出動百余名警力,兵分多路,分別在廈門周邊臨近地市的犯罪窩點、陜西、江西、浙江等地對該團伙及相關技術人員同步展開收網行動,抓獲主要犯罪嫌疑人吳某河、負責非法開發APP的邱某兵等。截至目前,共抓獲30名犯罪嫌疑人,查獲手機、電腦、銀行卡等一大批涉案物品,成功將該網絡強制放貸涉惡犯罪團伙一網打盡。 凍結涉案資金600余萬元 嫌疑人被批準逮捕 借款APP為何會直接放貸?他們又是從哪里拿到借款人的通訊錄……隨著30名犯罪嫌疑人的陸續落網,該案更多細節也得以查清。 “該團伙涉案人員多、專業性強、隱蔽性高,成員間相互分工協作,形成完整的網絡強制放貸產業鏈。”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民警張宏介紹,該犯罪團伙有專門的軟件開發人員,一旦受害者登錄APP填寫個人信息后,后臺就可以獲取受害人手機里的通訊錄。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現場 經查,去年12月以來,該團伙開發“順心借”“安心借”等借貸手機APP,前期先通過多種渠道收集有借款需求的人員信息,再以虛假宣傳短信向上述人員進行定向推廣,誘導受害人下載APP,在被害人未確定借款、不清楚放款金額的情況下,直接扣除高額頭息強制發放高利貸,并利用認證注冊時非法獲取受害人手機通訊錄、銀行卡、短信等信息,通過電話、短信轟炸等軟暴力手段,逼迫受害人在規定時間內還款,最終達到非法獲利的目的。截至案發,警方凍結涉案金額600余萬元。 目前,吳某河等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強迫交易罪等罪名已被廈門警方執行逮捕,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 有貸款需要的市民群眾務必選擇正規貸款平臺,提高自身風險識別能力,切勿通過短信鏈接及非官方手機應用商城下載安裝貸款APP。此外,在借款過程中要保持警惕,仔細查看簽署的相關協議條款內容,對于以“低息”“100%放款”字樣進行宣傳的平臺,要做好防備,切勿因小失大;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注重保護好個人信息,如遇非法放貸等情況請及時撥打110報警。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廈公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