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13日訊 “好好聽話,照顧好自己。”“好好學習,做個有用的人,報答國家社會…………”近日,在寧德監獄第三監區九分監區,已服刑3年的黃剛(化名)在民警的開導下,終于放下思想包袱,首次給孩子寄出賀卡。面對過去犯下的錯誤,這一次,他不再選擇逃避。 原籍福鼎的黃剛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由于家中經濟拮據,在與妻子生下5個孩子后,無力撫養的他動了將親生孩子“送人”的念頭。經多方聯系打聽,2013年、2018年,黃剛先后將兩名親生子女送予莆田的兩戶人家撫養,并收取對方數額不等的“營養費”。 案發后,黃剛因拐賣兒童罪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11年,入獄后的他始終無法接受現實。“我沒能力撫養,就給孩子找個好人家,為什么這樣也要被判入獄?”淡薄的法律意識讓黃剛鉆了“牛角尖”,而身份上的轉變也令他深感愧對家庭、愧對孩子。 “之前黃剛一直認為,自己作為孩子的親生父親,有權決定孩子的一切。其主觀上雖對孩子沒有惡意,殊不知,這已經違反了相關法律。”第九分監區長林凱介紹。為了解決黃剛的思想問題,使其更好地接受教育改造,今年4月,在管教民警的鼓勵下,黃剛參加了以“穿墻引線喚醒愛”為主題的親情幫教活動。 現場,見到闊別已久的妻兒,黃剛的眼眶濕潤,心中有萬千話語想要訴說,卻始終哽在喉頭。而乍見父親,孩子們一開始雖拘謹,但血脈相連的親情讓他們很快放下拘束,牽掛問道:“爸爸,我想你了,你什么時候才能回家?”聽到孩子這句話,黃剛潸然淚下,一時不知如何回答。 “昨晚我失眠了,腦海中不斷回憶著再次與孩子見面的場景。孩子們會不會不認我這個爸爸,我該如何去面對他們…………”親情會見次日,黃剛主動與管教民警分享了自己與家人再次相見的感想,希望民警幫他放下之前內心的包袱、不再逃避。 見黃剛打開了心結,管家民警也為其感到開心,針對黃剛的實際情況,為其“量身定制”了詳細的教育改造計劃。 6月初,黃剛第一次通過寫賀卡的形式,向孩子送上自己的祝福。當天,在他與家人的通話中,執勤民警明顯感覺到孩子與他的互動更為熱烈了。這一張賀卡,打開了黃剛的新生之路。 “十分感謝管教民警對我的開導。如今,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努力改造新生,用實際行動彌補對家人造成的傷害。”黃剛說。 用親情喚醒服刑人員的悔過之心,用親人期盼點亮服刑人員改造之路…………下一步,寧德監獄將進一步發揮好親情的感化教育作用,將“法度”與“溫度”深度結合,凝聚教育改造工作合力,全方位提升教育改造質量。 (本報記者 龔麗雯 通訊員 黃廷超)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