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7月25日訊 “愛的收獲,不僅會累積,亦會發酵,盛裝不下,便要散播?!比荼O獄刑釋人員楊某,入獄前以擺攤為生,為了賺錢觸犯法律紅線;出獄后,他還是以擺攤為生,卻多了一份對社會的感恩之心,自食其力之外,他將自己收獲的善意化為助人行動。 “沒入獄,我不會這些” 清晨送報、夜間擺攤,只有初中文化的楊某靠著微薄的收入在城市謀生,“后來聽說賣光碟利潤高,我就去搞了點貨?!睕]曾想,僅三個月,楊某的夜市攤就被公安機關查扣到尚未銷售的侵權盜版復制光碟和淫穢光碟3212張,楊某因侵犯著作權和販賣淫穢物品牟利罪,被判入獄服刑3年6個月。 “違法販賣光碟的人那么多,為什么偏抓我一個?我才賣了三個月不到,沒賺幾個錢,還判我那么重的刑期?”2014年入監時,楊某滿腹怨言,無法接受自己的犯罪事實及入獄現實。 四監區十二分監區領導和管教民警在日常管理過程中,發現了楊某不服判不服管的消極思想,“針對楊某的情況,我們制定了一套教育轉化策略。首先成立專人專案攻關小組,轉化楊某不服判的思想?!斑€可以引導他閱讀和練書法,沉靜性情”“鼓勵他學習一技之長,掌握一門正當的謀生技能”…………分監區的犯情研究會上,民警探討了教育轉化楊某的設想。 按會上形成的對策,管教民警詳細制定了楊某改造計劃和實施方案,向他講明法律法規對其所犯罪行的情節認定和量刑,從而改變了楊某對法律法規一無所知的狀況,打通了思想堵點。 將楊某引導至改造正道后,民警細心準備了許多傳統文化教材,鼓勵他將閱讀感悟和所思所想寫成稿件、詩歌,向獄內刊物《升華通訊》投稿?!暗谝黄寮豢觯液荏@喜,而后一月一稿又連刊兩次,讓我覺得自己也是有一技之長的。”之后,楊某不僅成了獄內法律宣講者,向身邊其他服刑人員普法,還積極參加監獄舉辦的各種文化比賽,甚至自編自導自演了第一篇的情景劇劇本。 “許多時候,民警教我們如何對待犯錯,如何處理問題,這不僅讓我順利度過改造時光,也讓我出獄后再不犯錯。”楊某的努力改造,最終讓他獲得了減刑5個月的獎勵。2017年4月,楊某刑滿釋放,重獲新生。 “大家愁,我跟著揪心” 楊某的老家是蘆柑大鎮,2019年底,正是收獲果實的時候,鄉親們卻愁眉不展,“今年蘆柑大豐收,卻也因產量大而在市場上賣不出好價錢?!钡弥闆r后的楊某,不僅將自己賣花的夜市攤位讓出,一起幫忙賣蘆柑,還到各大水果批發市場幫老家豐產滯銷的綠色農產品蘆柑尋找銷路。但是他的力量太小,一個月后,鄰村親戚拉來的一車蘆柑,幾乎又整車拉回去。 距離農歷新年僅剩半個月時,蘆柑依然滯銷在果園,楊某情急之下找到當地司法所尋求幫助?!昂眯┕r都是貸款買的化肥,眼看著過年要還款了,都挺著急的。”了解情況后,司法人員化身“果農”,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工具進行宣傳,發動楊某所在社區的干部群眾動員親戚、朋友、同事購買并幫忙推銷。 “萬分感謝司法所工作人員們為我那些鄉親做活動,效果超乎想象!”春節前,楊某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老家鄉親的蘆柑滯銷問題得以解決,楊某懸了好久的心終于放下。 2020年初,楊某得知因新冠肺炎疫情檢測需要大量志愿者,他主動聯系司法所報名。三年來,無論是全民核酸、日常檢測還是維持秩序、搬運檢測物資等場所,都可見到楊某的身影,他的事跡被區、市媒體多次采訪。 “我曾經做錯事,一路來多虧了幫助我的人。曾經的經歷讓我對于人、對于生活,總抱著感恩之心?!比缃瘢瑮钅车闹鳂I還是擺地攤,自食其力略有盈余,但他從初中勉強畢業到一夜作幾十首詩,從一名服刑人員到奉獻社會并且贏得尊重,“我很自豪,也很自信,更可以大膽地表述我在監獄的收獲。無論監獄民警,還是司法所干部以及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對我的幫助都不是短短篇幅容得下的,將來我一定要寫一本關于愛的長篇小說。” (陳曉蓉 張振家)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