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警方首次對勞務用工類黑惡犯罪的系統性整治打擊, 打掉多個冒充農民工流竄敲詐的新型涉惡組織———— 假民工 真敲詐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28日訊 8月16日,記者從廈門市公安局獲悉,廈門警方于8月2日至4日組織開展全市刑偵部門夏季行動會戰集中收網行動。行動中,刑偵部門在前期已陸續打掉6個團伙后,又一舉打掉3個冒充農民工進行流竄敲詐的新型涉惡組織,抓獲嫌疑人21名。 警方抓獲犯罪嫌疑人 截至目前,廈門全市共打掉流竄全國作案的假民工敲詐勒索犯罪團伙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44名,破獲案件144起,查獲手機、銀行卡等一大批涉案物品。據悉,這也是廈門警方首次對勞務用工類黑惡犯罪進行的系統性整治打擊。 案發 假意應聘務工 惡意滋事索賠 今年1月,廈門市翔安區某工地施工班組長侯先生因人手短缺,在網上招聘王某等4名“電焊師傅”。不料,王某等人到達工地后,卻表示“沒有任何施工技能”,還要求侯先生要以原先約定好的薪資待遇予以聘用。 在侯先生表示不予聘用后,王某等人采用在施工現場辱罵吵鬧、滯留滋事等方式,強行要求賠償路費、伙食費等損失。無奈之下,侯先生只好報警求助。 出警民警到場后,王某等人以“農民工維權”為由,繼續對侯先生施壓,不愿接受民警的現場勸解。最終,為減小負面影響,恢復施工秩序,侯先生向王某等4人每人支付了1800元作為賠償。 從表面上看,這是一次勞資糾紛警情,但經過警方進一步的警情排查和回訪涉事單位后發現,這并非個例,廈門已出現多起類似的務工人員鬧事警情。對此,警方迅速組織開展調查,從中梳理發現了多個假借農民工應聘之名、針對施工單位實施敲詐勒索的假民工犯罪團伙。 調查 交叉糾合作案 手段更加隱蔽 在調查中,警方發現在此類犯罪中,嫌疑人通過網絡招工平臺或手機APP聯系招工方假意應聘,并在初步聯絡中故意隱瞞身份、人數、工作能力,誘騙招工方做出口頭用工承諾。抵達工作地后,犯罪團伙找借口惡意找茬滋事,迫使招工方不予聘用,再以“農民工維權”為由,采用滯留滋擾、糾纏哄鬧、恐嚇威脅等手段,憑借事先準備好的假車票、假發票,向招工方強索車馬費、伙食費等,有些團伙甚至在一日之內流竄3個地市,連續以相同手段向4個工地勒索“賠款”。 經過進一步研判分析,警方發現此類犯罪是一種新型涉工程領域黑惡犯罪,呈現“蜂窩式”作案特點————犯罪團伙多以一至二名組織者為核心,流竄全國各地“招兵買馬”,臨時糾集老鄉、工友共同作案,幾日后即解散轉移,異地重組,直接侵害對象多是文化水平較低、風險辨識能力有限的小包工頭。 警方審訊犯罪嫌疑人 “各犯罪團伙間糾合交叉特點顯著,正在形成群體性、地域性的蔓延趨勢。”據廈門市公安局刑偵支隊第二大隊一中隊指導員陳東榮介紹,相較于傳統侵害工程的地方“宗族性”黑惡犯罪,此類犯罪以“農民工維權”“勞務糾紛”為掩護,更加隱蔽和具有欺騙性,即便公安機關或勞務部門介入處置,由于嫌疑人眾口一詞,職能部門也難以快速準確定性。 而工程項目對于欠薪“一刀切”式的處理方式,導致被害人最終往往為減小影響,被迫花錢消災,息事寧人。該犯罪的特殊性致使犯罪團伙屢次作案得手,涉案團伙不斷裂變蔓延,已影響了正常建設和生產秩序,嚴重損害了政府公信力。 打擊 深挖研判攻堅 打掉犯罪團伙 經過兩個多月的深挖研判和回訪摸排,9個全國流竄作案的假民工敲詐勒索團伙逐漸浮出水面,作案地涉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廣西、云南等多個省份。其中,6個犯罪團伙在此前已被廈門警方陸續打掉。 8月3日,刑偵支隊會同集美分局出動85名警力,分別在寧夏、安徽、陜西、江蘇等多個省份同步開展收網行動,又打掉了3個假民工敲詐勒索團伙,一舉抓獲馬某平、管某林、姜某江等多個犯罪團伙首要人員。其中,經過近10小時蹲守,在動車上抓獲的翁某林等3名犯罪嫌疑人,當日已與汕頭市某工地達成用工約定,正乘坐動車前往準備實施敲詐勒索。 目前,馬某明等首批到案的犯罪嫌疑人已因涉嫌敲詐勒索罪被執行逮捕,案件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廈門警方提醒 建設單位、施工班組在招工中務必提高防范意識和風險識別能力,通過網絡渠道招工時務必核實對方人員情況和身份信息,對應聘人數、人員技能、路費開銷的細項予以明確,尤其對應聘不成而產生費用的承擔方式要有明確約定。此外,在正式形成勞動關系前,妥善保存與對方溝通、協商相關事項的證據,如遇到疑似假民工敲詐勒索的情況,及時撥打110進行報警。 (本報記者 葉蔚蓉 通訊員 廈公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