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8月30日訊 “我能不能活著出去,自己都不知道,你們管我干嘛?”多年前,無期徒刑的陰霾籠罩著初入龍巖監獄服刑的王某。在他看來,殺了人的自己必定走不出這堵高墻。 盡管王某已經自暴自棄,但龍巖監獄的民警卻并未放棄他。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民警的教育感化下,王某開啟了他的蛻變人生。 始料未及的后果 王某是江西省遂川縣一戶農民家的獨子,上有父母溺愛,下有幾個姐姐維護,打小貪玩愛鬧,養成了唯我獨尊的性格。初中輟學后的他便開始闖蕩社會,曾因搶劫他人物品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王某并沒有從第一次服刑中吸取教訓,刑滿釋放后,他繼續混跡于燈紅酒綠之中………… 2005年9月,王某因瑣事與人爭執。為泄憤,年輕氣盛的他伙同他人持刀砍人,致被害人死亡,因故意殺人罪被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 如此嚴重的后果讓王某始料未及,想著家中妻兒和日漸年邁的父母,他的心中雖有無盡悔恨卻認為自己無能為力。 一點就著的暴脾氣 在王某的認知里,“無期徒刑”相當于要坐一輩子牢。他自暴自棄,常因瑣事與他人發生爭執,甚至揮拳相向。 一次,王某又與號房其他服刑人員爭吵,民警問其是否認識到錯誤,王某不服氣。民警耐心為其分析:“你是為了解決問題,還是為了發泄情緒,解決問題就不能用這種對人不對事的態度。你這次服刑也是因為不好好解決問題,激化矛盾導致嚴重后果。”王某聽后有所觸動。 “‘無期徒刑’和‘終身監禁’的概念并不完全一致,你好好表現,爭取減刑,還是有機會重獲自由的。被害人的家人需要你悔過,你的家人也需要!”民警一次又一次地找王某開展教育談話,分析引導,同時將王某不穩定的改造表現告知其家屬,聯系其家人前來親情會見。 通過母親的教誨,幼子的呼喚,通過監獄與家庭聯動開展的攻心教育,王某開始反省自身的問題,慢慢收斂了沖動暴躁的脾性。 脾性的轉變 考慮到王某年輕、手腳靈活,民警一邊對其進行攻心教育,一邊針對性地幫助其開展習藝勞動改造,從易到難,以階梯式進步的方式讓王某重獲自信。 習藝的成果正向促進了王某的改變。為能早日與家人團聚,王某積極參加習藝勞動,認真鉆研技術,漸漸成長為分監區的多面手。經過幾年沉淀,他有了明顯的改變。 民警趁熱打鐵,讓王某擔任習藝輔助員協助民警。在擔任輔助員期間,王某認真鉆研習藝工序分解及流水排序。 正當一切都往好的方向發展時,民警感受到王某的異樣。“他常常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民警回憶。 在一次談心談話中,王某流淚向民警訴說了心結。原來,犯過的錯宛如一塊重重的石頭始終壓在他的心上,讓他喘不過氣。他想向被害人家屬懺悔致歉。 面對王某的覺悟,民警很是欣慰。在民警的鼓勵下,王某多次向被害人家中郵信表示懺悔,并讓親友代其上門致歉,同時對被害人家屬進行了經濟賠償。最終,他得到了被害人家屬的諒解。為彌補自己所犯的過錯,王某還積極聯系同案人,相約按法律要求盡力履行對被害人家屬的經濟賠償。 2020年12月,王某和同案人終于將所有的民事賠償履行完畢。“雖然這些錢對受害人家屬來說遠遠彌補不了親人離去對他們的傷害,但還是希望能讓他們有所寬慰。”他如釋重負地長舒了一口氣。 重獲自由人生 通過積極改造以及對被害人家屬積極賠償,王某取得被害人家屬的諒解,并先后獲得六次減刑,于2021年7月刑滿釋放。“王某在刑滿釋放前,雖然已不再擔任分監區的輔助員,但他仍認真地為分監區的習藝勞動出謀劃策。”民警介紹。 “管教,我再也不會回來了!”邁出監獄的那一刻,王某感慨萬千,“十分感謝監獄對我的教育,讓我能認識錯誤,改正惡習,謝謝警官們沒有放棄我!服刑多年,我對父母和妻兒虧欠太多了,希望回家后能多陪陪他們,盡量彌補他們。” 釋放后的王某回到家鄉,陪伴在父母、兒子身邊,感受著家庭的溫暖。他還在親友的幫助下學習工程招標與工程建設,承接相關建筑業務和工地管理工作。 回訪時,王某向民警反饋:“真的很難,剛出來時雖然有初步想法和計劃,但還是很忐忑和迷茫。不過這么多年在監獄養成了學習習慣,讓我受益匪淺。” 王某說,如今的他再也不是那個莽撞無知的少年,面對困難時,他學會平心靜氣尋找解決問題的突破口,積極面對;在管理工作中,也能心平氣和,與人保持良好的溝通。 經過努力,王某逐漸適應了新的身份與工作,成為家中的頂梁柱。“對現在的生活,我很知足。”談及未來,王某認真而堅定,“雖然仍會遇到很多困難,但在自身的努力和親友的幫助下,我相信生活會好的!” (本報記者 胡蘇婷 通訊員 杜文龍)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