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團圓”請進高墻 ——我省監獄系統“雙節”期間開展親情幫教活動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2日訊 為更好地發揮親情幫教在服刑人員改造中的教育感化、情感激勵作用,中秋國慶期間,我省監獄系統陸續開展親情幫教活動,邀請部分服刑人員家屬走進監獄,搭建幫教橋梁,以親情促進服刑人員踏實改造,感召服刑人員早獲新生。 他們千里迢迢,傳遞佳節祝福 在各監獄幫教現場,有千里迢迢趕來看望兒子的父母,有還在上小學陪著母親一起來看望父親的孩子,還有帶著思念來看望丈夫的妻子……為了讓幫教氣氛輕松溫馨,漳州監獄一監區為幫教家屬準備了零食和熱茶,民警們各司其職,架起親情的橋梁。“要聽警官的話,要注意身體,要好好改造。”飽經歲月滄桑的母親拉著兒子的手輕聲囑咐道。擁抱、合照、交談,在榕城監獄,每位參與幫教的服刑人員都神情專注地聽著家屬的話,點頭回應,叮囑家人保重身體。 在龍巖監獄,服刑人員家屬在民警帶領下走進監管區,和闊別已久的家人相見。服刑人員精心準備了自己編排的文藝節目,向家人們展示教育改造成果,表達自己悔過自新的決心和信心。“感謝監獄給予這次機會,讓我們能夠面對面擁抱家人,我們相信在民警的改造下,他們一定會向陽新生的。”在省未管所幫教現場,家屬代表如是發言。服刑人員表演的歌曲《母親》將活動氛圍推向高潮。 廈門監獄舉辦以“團圓話親恩,情暖中秋意”為主題的親情幫教活動 廈門監獄舉辦以“團圓話親恩,情暖中秋意”為主題的親情幫教活動。在監區民警的指揮帶領下,服刑人員家屬走進監獄,期待相聚能夠為迷途的家人帶來心靈的觸動和新生的鼓勵。 寧德監獄也搭起高墻內外的“團圓橋”,實現了服刑人員與家屬“云相會”。分監區民警組織服刑人員書寫愛的家書,精心制作了剪紙作品、紙藝愛心等伴手禮,通過郵寄的方式讓愛跨越高墻內外。“你在外地打工辛苦了,要照顧好自己。”視頻通話時,服刑人員林某看到許久未見的妻子,瞬間紅了眼眶。倆人相互詢問身體狀況和改造情況,訴說思念和牽掛,妻子還不斷鼓勵林某努力改造。 他們以親情之名,赴團圓之約 坐在閩西監獄擺渡車上,即將見到親人的家屬們欣喜中夾雜著忐忑。“而我將愛你所愛的人間,愿你所愿的笑顏……”在歌聲中,參加親情幫教的服刑人員悄然出現在家屬身后,合唱結束后,雙方情不自禁地擁抱,現場洋溢著濃濃的親情和節日氛圍。 在龍巖監獄,服刑人員張某時隔12年見到了孩子。他犯罪被捕時孩子剛剛周歲,因此錯失了陪伴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看著對自己略顯陌生的孩子,張某淚流滿面。在這特殊的時刻,他把對妻兒的思念與愧疚轉化成重獲新生的強大動力。會見現場,白發蒼蒼的老者雙手捧著錦旗,來到為自己和兒子架起“連心橋”的林警官面前:“尊敬的林警官,感謝你們讓我們一家人能冰釋前嫌……” 龍巖監獄會見現場,服刑人員家屬向監獄民警送上錦旗 服刑人員張某,犯罪后為躲避法律制裁,拋妻棄子,隱名埋姓十幾年,現在漳州監獄服刑。因犯罪,與兒子的隔閡加深,這也成為了張某的心病。起初,張某的兒子借口業務忙不愿前來參加親情幫教,但在民警努力下轉變了心態。幫教當天,張某見到久違的兒子,欣喜若狂。一聲“爸爸”,父子倆抱在一起,張某流下了悔恨的淚水。 望著白發蒼蒼的母親及多年未見的孩子,服刑人員王某喜極而泣;張某的女兒今年讀三年級了,看著乖巧懂事的女兒,他心如刀割、懊悔不已;林某聽說未曾謀面的兒子在監獄門口不斷叫著自己的名字,禁不住流下了眼淚;看著從老家千里迢迢趕來、滿頭白發、佝僂著背的老母親,周某既悔恨又自責……跨越高墻的團圓,以親情為紐帶,用愛喚醒服刑人員內心深處的良知。我省監獄將繼續本著“法理情”的教育理念,充分發揮教育人、挽救人、轉化人的攻心治本作用,積極拓展深化親情幫教工作,點亮服刑人員的新生之路。 (潘雯君 陳曉蓉)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