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專家視角看“法治廈門”主題詞征集———— 觀念深入人心 走進人間煙火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3日訊 說起“法治廈門”你會想起什么?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還是全時空、廣覆蓋、“零距離”的法律服務,抑或是涵養美麗廈門,沁潤人心的濃厚法治氛圍………… 1個月前,廈門市司法局舉辦了一場“法治廈門”主題詞征集活動,在全社會掀起一場“頭腦風暴”,收到公眾傳來的2413條“法治金句”。 “‘法治廈門’建設的特點和優勢是什么?”“什么樣的主題詞能代表‘法治廈門’特色?”“主題詞征集活動對‘法治廈門’建設有何重要意義”…………一起來聽聽專家的意見和建議。 福建省司法廳原黨委委員、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法學專家 黃巖生: 全民法治觀念深入人心 從全省視角來看,廈門具有獨特的法治優勢。 廈門是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實踐地。習近平同志在福建、廈門工作期間開創的一系列重要法治理念和重大法治實踐,為“法治廈門”建設提供了強大的思想偉力和實踐范例。同時,廈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法治建設工作,將“法治廈門”建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將法治作為推進廈門全方位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核心競爭力。此外,廈門還具備經濟特區立法權優勢,為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提供了法治動力,在保障廈門建設高素質高顏值現代化國際化城市的同時,也對全省其他地區的改革創新貢獻了法治經驗。 以下幾點能凸顯廈門的法治建設特點及成效: 一是獨特性。廈門經濟特區具有獨特的法治優勢,獲評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 二是綜合性。法治已貫穿到廈門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達到依法治國、依法執政、依法行政共同推進,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的境界。 三是創新性。法治廈門建設具有開拓創新的體制機制,并通過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予以保障。 四是市場性。市場經濟就是法治經濟,法治為市場經濟充分孕育和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五是持續性。能夠體現特區建立以來,圍繞改革開放和創新發展,法治對廈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重要作用。 目前,廈門正朝著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法治中國典范城市的目標邁進。“法治廈門”主題詞征集活動,是一次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過程,引領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鞏固和發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的成果,推進法治廈門建設;這也是一次具有創新性的全民普法的過程,必將進一步提高全民的法治意識,使“法治廈門”建設深入人心。 此外,“法治廈門”主題詞征集活動,還是一項重要的法治文化的集體孕育、制作、產出的過程。征集的成果必將是一件法治文化精品,將有效發揮法治文化的引領、熏陶作用,促進法治文化與經濟特區文化融合發展。 廈門大學法學院、新聞傳播學院雙聘教授、法律傳播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法學會立法學研究會常務理事 鄭金雄: 法治美在人間煙火中 作為特區,廈門擁有良好的法治基礎,是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被福建省確定為海絲中央法務區首個落地城市。 說起特色,廈門最大的亮點是“起早趕海”和“先行先試”。1994年3月22日,廈門被全國人大直接授予地方立法權。此后,在波瀾壯闊的三十年間,廈門地方立法機關制定了一批具有基礎性、支撐性、開創性意義的法規,為特區改革法治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因此,“率先”是“法治廈門”建設最鮮明的主題詞。秉持“探索試驗、探路先行”的精神,廈門持續在法治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實現“破冰”,比全國提前、為全國探路,誕生中國大陸第一個法槌,探索了“無訟社區”“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地方立法”等一個個全國首創、全國率先的法治示范標桿。 在法治理念浸潤下,廈門這座宜居的花園城市散發著溫馨而迷人的氣質。法治維護社會秩序,總能以最快的速度將廈門人“生活的魔方擰回原位”;“全覆蓋”“全時空”的多元化、專業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讓群眾時刻感受到法律就在身邊。 此次征集活動,是一次以法治之名的“議程設置”,將公眾的注意力引向聚焦“法治廈門”建設;是一次將“話筒”遞給民眾的“雙向傳播”,全民總動員,征集民眾心中最貼合“法治廈門”的理念內涵、精神氣質。 這次活動,真正實現讓法律從“廟堂之上”走進“煙火人間”。我們相信,公眾在琢磨每一條“法治廈門”主題詞時,無一不在思考法治的意義,自己與法治的故事,觀察廈門法治的建設情況。他們字斟句酌,討論著哪一句“主題詞”更恰當時,定格了“法治廈門”最美、最具活力的畫面。 (本報記者 余晶 通訊員 林菁)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