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島“小法庭” 調解“大和諧” ————平潭綜合實驗區法院人民法庭調解工作側記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10月17日訊 平潭,是中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海島風光美不勝收。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孕育了源遠流長的海洋文化,塑造了海島人“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性格特質。平潭綜合實驗區人民法院深耕海島地緣人緣優勢,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秉承“調解優先、調判結合”工作原則,大量矛盾糾紛得以妥善化解,實現“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島”。 法官下鄉就近辦案 百年古厝里,莊嚴的法槌在簡陋的木桌上敲響,一起涉及古厝修繕糾紛的案件在雙方達成一致修繕金額中和平落幕; 澳前海岸邊,法官與村民拉著手工漁網鑒定真偽的畫面通過網絡實況直播,積壓多年的幾噸漁網終于順利交付; 歸航漁船中,結束塘嶼島上巡回調解的法官與島民揮手作別,帶著案結事了的笑意滿載而歸………… 田間地頭、海島漁村的一個個微鏡頭,記錄下青年法官走鄉入戶、巡回辦案的忙碌身影。新年伊始,在全黨大興調查研究的號召下,平潭法院貫徹省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創新推出“青年法官鄉村行”,到現場去、到一線去、到群眾中去,在青年法官中蔚然成風。 金井、蘇平人民法庭的法官背起法徽,把法庭搬到了石厝間、家門口、漁排上,在大練島調解宅基地糾紛、進文化文物司法保護基地開展巡回審判、上漁排進行當事人回訪…………“青年法官鄉村行”行有溫度,行有成效,第一季度開展巡回辦案、糾紛調解、普法宣傳等活動39場,案件調撤率同比上升9.85%。 “我們鼓勵青年法官多去田間地頭走一走,少些書生氣、機關氣,多些泥土味、人情味,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只有和群眾將心比心,才能做到心心相印。”平潭法院副院長陳興說。 雙管齊下共促和解 平潭素有“海運之鄉”的美譽,興盛的航運業帶動了平潭繁榮的船舶維修產業,丁某祥、葉某森就是平潭某造船廠的船舶維修工人。早前兩人在施工過程中因操作不規范致使兩人從高空墜落,分別造成九級、十級傷殘。2022年7月,在與雇主楊某多次協商賠償無果下,丁某祥、葉某森一怒之下訴至法庭想要討回公道。 從劍拔弩張到“還有得談”,在法官前期細致耐心的溝通下,雙方僵持的局面開始破冰。之后,人民調解員老高的積極斡旋,進一步為調解工作打開了局面。一趟又一趟的奔波,換來了當事雙方的動容和讓步。今年4月,丁某祥、葉某森最終接受雇主楊某一次性賠付解決的調解方案。 “很多時候當事人就是為了一口氣,我們苦點累點把這口氣理順了,事情就解決了。”年近七旬的老高頭發已花白,但熱情絲毫不減。靠著“拉下臉皮、說破嘴皮、磨破腳皮”的調解工作辦法,老高年均化解糾紛40起,調解率高達90%。 像老高這樣的調解員還有很多。平潭法院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主動對接特邀調解組織等訴非聯動單位,聘請特邀調解員65名,今年以來訴前調解成功案件1217件,訴前調解成功率達93.54%。吸納村干部、網格員、鄉賢等熟悉社情民意的人員充實調解力量,大力推行人民調解員駐庭調解常態化,“法官+調解員”聯動解紛模式成效明顯,人民法庭民事案件調撤率達45.8%。 多方聯調人和業興 “潘法官,兩個農民工因為雇主拖欠不給工錢,一直在鬧,快來幫忙調解一下吧!”3月1日,蘇平法庭的潘法官一接到轄區司法所的電話,就趕到糾紛所在地蘇平鎮鐘門村。 經了解,從事鮑魚養殖的雇主卓某,因鮑魚大小未達到銷售標準,資金無法及時回籠,拖欠兩名農民工薪資長達一年之久。而兩名農民工家里經濟拮據,急需工錢維持生計。 雙方各有苦楚和難處,互相僵持不下怎么辦?調解現場,法官、民警、司法所所長、村干部輪番上陣,分頭做通思想工作。“潘法官,等我這批鮑魚賣掉,一定第一時間還錢,都是村里多年的鄰居,還上錢我這心里的大石頭也能落下了!”兩名農民工見狀,也松口同意雇主卓某在賣掉鮑魚后償還欠款。潘法官當場依據雙方調解協議內容出具了司法確認書。 部門聯動、信息聯享、中心聯調,這樣的解紛模式已成為法庭調解的工作常態。2019年,嶼頭、東庠、南海、大練四個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在離島多點開花;2020年,海壇、金井、君山、蘇平四大片區聯合調處中心形成全島覆蓋;2021年12月,北港旅游解紛聯動中心正式亮相;2023年3月29日,婚姻家庭糾紛調解中心在海壇人民法庭揭牌運行…………一個個中心應運而生的背后,是平潭法院立足人民法庭特色職能、延伸司法服務的創新探索。 “今年兩會期間,看到福建平潭‘海島法庭’服務海島漁村向海而興寫入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作為一個平潭人,我感到由衷的自豪。”全國人大代表劉愛英對海島法庭工作給予了高度評價。數據是成效最好的注腳。近年來,平潭法院充分發揮人民法庭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參與、推動、規范和保障作用,積極聯動公安、司法、片區等外部力量,大力推進“調解前置+司法確認+參與治理”的綜合工作模式,將矛盾預防化解“陣地”前移,實現人民法庭歸口管理、源頭解紛。2022年7月平潭法院萬人成訟率首次出現負增長,今年第一季度萬人成訟率同比下降22.36%,訴源收案同比下降22.63%。 (本報記者 陳菁 通訊員 鄭嵐芳 潘瑜)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