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市湖里區人民檢察院檢察官講述司法救助的故事———— 未來仍可期,愿你走出陰霾! □講述人:蔣藝超 一個尋常的工作日,我接到來自未檢部門同事的電話:“今天有個案件開庭,我們發現被害的女孩可能需要救助。”原來,女孩的母親阿蘭(化名)在庭上哽咽地說:“孩子的身體不好,家庭負擔很重。”就是這么一句話,觸動了我和同事。一場司法救助因此啟動。 之后,我和同事依托我院建立的 “1+X”司法救助體系,司法救助的線索從未檢部門迅速移送至我所在的第六檢察部。我聽了同事的講述,又翻閱案卷,心不禁揪了起來。 辦案過程中,阿蘭一直沒有說過女兒的疾病,直到開庭時,她才提起。我同事在庭后一問,得知小小(化名)從小就患有地中海貧血癥。阿蘭文化程度不高,靠打零工維持生活,母女二人長期在城中村里租著小單間“蝸居”。 阿蘭告訴我,這是她第一次聽說“司法救助”。我手把手地教她填寫材料,告訴她有不明白的地方就打電話問。今年5月25日,阿蘭提交了申請。但其間,我們遇到了一點“小插曲”————因為長期打零工,有的工作甚至是日結工資,阿蘭無法像一般的上班族那樣獲得蓋著公章的收入證明。 依據“1+X”司法救助體系確立的司法救助實施細則,我和同事轉換思路,對阿蘭的就業、居住、小小的就醫等情況展開調查。這位年輕的母親捧出一疊厚厚的就診記錄,我一張一張地核對,發現小小看一次病就要花費數千元。 案發后,我們不僅關注阿蘭和小小生活狀況,也擔心她們的心理狀態,特別叮囑阿蘭有需要時可以再提出來,我們會聯系專業的社工提供心理疏導。今年7月12日,一筆5萬元的司法救助金交到了阿蘭手中,將作為小小的醫療和生活費用。 小小的未來還有漫長的路要走,我們希望在懲治加害者的同時,通過司法救助給這個單親家庭一絲慰藉。在發放救助金的當天,阿蘭說,她非常感謝檢察機關的幫助,期盼她們的日子能夠好起來。這也是我和同事共同的心愿。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