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洋生物的美 他帶你看見 ————讀張繼靈《東南濱海水生動物鑒賞》 自古以來,人們對大海的興趣,從未斷絕,對于這片認知的深淵,人們探索、觀察,記錄,產生了眾多的作品。清人聶璜的《海錯圖》就是觀察與幻想的結晶,從而成為乾隆皇帝的枕邊讀物。 面對大海的誘惑,海邊長大的孩子張繼靈當然不可能無動于衷。他說,打記事起,家里就有各種海鮮玩具:烏賊內殼做的小船、螃蟹鉗做的獠牙指套、形形色色的貝殼…………張繼靈記得,他父親經常從菜市場買海鮮 “一盆端”回來,里面總能混雜著一些奇怪的生物:滿臉胡子的魚、長大鉗子的蝦、跟蜘蛛一樣的螃蟹…………這是他對海洋物種最初的認知。 兒時種下的種子,總有生根發芽的一天。 2019年,他編著的《福建野外常見淡水魚圖鑒》出版,廣受好評。一片贊譽之下,他沒有飄,他想起了兒時心心念念的海洋生物。于是,他拿起相機,將鏡頭對準海洋,又開始了新的征程。 作為一名監獄民警,他將業余時間都交給了大海,瑰麗多彩的海洋生物,讓他沉迷,也讓他有了緊迫感:我們的海洋正在被污染,這么美麗的海洋生物,要讓更多人看到,讓大家一起呵護海洋的美。 2023年,是張繼靈的豐收年,他先是和周卓誠合作完成了《餐桌上的水產圖鑒》,又在下半年,交出了《東南濱海水生動物鑒賞》。 這本由張繼靈一己之力完成的新書,共收錄了11個門、20多個綱、220個科的各類海洋生物,記錄了超過500個物種。書中所拍攝物種并不罕見,這些海洋生物基本可見于我國東南沿海地區。可以說,你帶著孩子趕海,逛碼頭,走潮間帶,到菜市場買菜,能遇到的海洋生物,張繼靈都幫你收錄進書里了。 難得的是,他還記錄得真實、美麗,還實用。業內人士評價, 張繼靈的新書兼具圖鑒和欣賞雙重功能,開辟了生態圖鑒領域全新模式。 來之不易的新書,是張繼靈汗水的結晶。 為了盡可能地收錄海洋物種,他先從菜市場起步。連江是海產大縣,這里菜市場的海鮮種類繁多,這些被人們的味蕾篩選過的經濟類水產,率先被他的鏡頭記錄。沿海鄉鎮的魚市,帶來的驚喜更多。跑得多了,攤主懂你想要什么,很自然地幫你撈出你想要的東西,就這樣,記錄到的物種越來越多………… 上岸的物種只占海洋生物很小的一部分,想要繼續挖掘更多的海洋神奇物種,就要到離大海更近的地方去。 張繼靈開始趕海。剛開始那會兒,無外乎挖沙刨泥翻石頭,但是這些粗暴的動作對尋找物種并沒有太多幫助,某種程度上也破壞了它們的棲息環境。后來,他認真觀察掌握物種習性之后,就可以有針對性地尋找一些物種。比如,在泥沙質和沙泥質的灘地上,底棲動物種類較多,這些物種通常會在灘地表面留下痕跡,稍加留意便能找到其藏身之所;海葵、海兔都是光明正大在你眼前“躺平”;招潮蟹、彈涂魚在確定與你保持安全距離后都紛紛出洞“顯擺”,還會有偶遇的日本向你“示威”………… 大海的每一次潮起潮落,都會留下不一樣的東西,這些說不上名字的小生物引領著張繼靈遨游海洋,想要有更多收獲,他開始跟著漁民的腳步走向更遠的外海………… 張繼靈詩意地說:“深夜的大海是繁忙的,漆黑的海面被捕槍烏賊的船照亮。許多海洋生物都有趨光性, 強光也引來群群小魚,這些魚群又引來捕食者,在燈光照亮的水下舞臺上你追我趕。借著燈光,你還可以觀察到許多路過的物種,上下游動的水母、瞪著雙眼的梭子蟹、滑翔的飛魚…………奈何手中抄網長度不夠,只能目送它們遠去…………” 起網的時間到了,漁民的目標明確,那些跟隨魷魚一起撈上來煙管魚、魚、魚、河豚…………都是漁民嫌棄的漁獲,卻是張繼靈的心頭好。他拿著抄網在拉網里選擇性地撈起目標魚種。他說,“出海時的風浪再大,也是海洋的一部分,每一次收獲,都是饋贈,每一次出海回來, 都讓我和海洋有了更深的連接。” 無論是菜市場、魚市,還是趕海、出海,張繼靈記錄的海洋生物絕大部分都是屬于身邊常見的。生活在這里的水生動物雖然沒鯊魚、藍鯨和美麗的珊瑚礁來得那么絢麗多彩,但是它們與人類的關系最為密切。這些物種不僅是餐桌上的小海鮮,可以烹飪、充滿美味,在濱海的生態系統中,這些“小海鮮”還默默充當著基石的角色,是不可或缺的分解者和消費者,對整個海洋生態系統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張繼靈希望,在大家認識海洋的過程中,這本書能起到一點作用,他就滿足了。 (陳文波)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