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于我與陳兄而言,不算陌生,但也了解不深。 早年有張藝謀拍過宣傳片,被譽為是一座來了不想走的城市。 我們再次抵達,是在大運會之后,對一句話印象深刻:歡迎大家到成都街頭走走看看,體驗并分享中國式現代化的萬千氣象。 這萬千氣象一個集中的體現是在茶館,許多人心中那個“帶不走的城市”。 陳兄是個有心人,約我下午在人民公園的鶴鳴茶社喝茶。鶴鳴茶社不僅是成都茶館里的翹楚,也是成都現存歷史最悠久的茶館之一,還為觀察成都人“巴適得板”生活提供了一個獨特視角。 喝茶、打麻將、擺龍門陣,是成都的休閑三件套。透過茶鋪這個活態窗口,可以感受成都由來已久的濃濃市井煙火氣。 據史料記載,清末宣統年間成都有街巷667條,茶館就有600余間。大街小巷上幾乎都有茶館。故有民諺:“茶館小成都,成都大茶館。” 因為太陽的眷顧,成都的大小茶館便一座難覓,果不其然。陽光對于成都人是奢侈的,與其點一杯茶,不如說是曬一個下午的太陽。 好不容易落座,有兩個意想不到:一是規模大。所謂“茶社”,何止是露天公園的一角,公園即茶社,茶社即公園。放眼過去,至少有四五百張茶桌吧。何謂茶者?人在草木間。在草木間喝茶,浮生半日閑,還真有點返璞歸真的味道;二是歷史久。不論是蓋碗杯蓋的“百年鶴鳴”,還是遮陽布簾上的“鶴鳴100”,均鮮明標注了“鶴鳴茶社”已有百年歷史。早在2013年,鶴鳴茶社就被列入成都市“首批歷史建筑保護名錄”,文化是歷史的沉淀。 “走,喝茶去”,這是老一輩成都人常愛說的一句話。其實,環顧茶桌四周,還是時尚的年輕人居多。大家都是被鶴鳴的百年歷史吸引而去,也想要親身感受一次坐在最接地氣的地方喝茶、采耳、閑聊的成都安逸悠閑生活方式。 成都人喝的是蓋碗茶,從表面上看遠沒有南方人的功夫茶來得復雜,其實不然。“蓋碗兒”由茶碗、茶蓋、茶船組成,蓋為天、托為地、碗為人。喝蓋碗茶還是有講究的,有“五步操作”法:凈具、置茶、沏茶、聞香、品飲,沖上開水,蓋子一蓋,意為天地人和。 如果要來個“川茶功夫”,則需要另外加錢。摻茶師傅在摻茶時練就“懸壺高沖”“懷中抱月”“大鵬展翅”“反彈琵琶”等不同尋常的“武藝”,一條細長的開水柱從銅壺長嘴流出,順勢傾入蓋碗茶杯中。杯中形成流動小漩渦,青綠的茶葉隨水渦擠壓,不斷旋轉、翻騰、綻放·····百年歷史的沉淀,一杯茶香飄起,川人喝茶的“儀式感”十足。 鶴鳴茶社能在百年之后再度網紅,得益于新發展理念。2022年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成都建設踐行公園城市示范區,從公園城市“首提地”到“示范區”,因地制宜,拆圍增景,還園于民,按照景區化、景觀化的指導原則,實現了園城相融的場景,讓公園美景照進現實的夢想,讓氤氳茶香浸潤日常的生活。鶴鳴茶社即是一例。據說改革開放后歷經了兩次大整修,規模不斷擴大,目前是成都最大的茶社。 杯中乾坤大,茶中日月長。如今的人民公園脫胎于昔日的少城公園,少城即古時的成都。鶴鳴茶社命名源自《詩經》中的“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在當下人聲鼎沸的露天公園里,再也聽不見鶴鳴了。 在告別鶴鳴茶社之際,忽見“鶴鳴”匾額的牌樓,一對黑漆柱子上刻有這么一對燙金楹聯:“四大皆空坐片刻不分你我,兩頭是路吃一盞各走東西。”頗具禪意。一杯茶既然浸泡過百年的光陰,總有些與眾不同吧。至于如何品味,入座離席間,得失寸心知。 (戎章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