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豆腐”因“腐”與富裕的“富”和幸福的“福”諧音,故而閩北人對鮮香嫩滑的豆腐情有獨鐘。逢年過節、蓋房造屋等大事,都要做豆腐。特別是進入臘月,農家在殺完豬、打完白后,就輪到磨豆腐了。 那時過年,家家戶戶不論窮富都要做豆腐。做好的豆腐用刀切成四方方的塊兒,放在小缸或大盆里,用清水浸上,要吃時隨時拿出來就可以吃,吃的方法也很多。大家在做過年豆腐時,還要特地壓幾張豆腐皮兒,因這皮兒有個好聽的名字叫“腐竹”,家有“腐竹”寓意著家庭“富足”。 在做豆腐時,點豆腐是技術活。農村婦女如果有一手點豆腐的高超手藝,就會倍受村民的崇敬,被稱之為師傅。有的人點不來豆腐就會去請豆腐師傅來幫忙。點豆腐時儀式感滿滿的,隨著長柄的豆腐勺緩緩地攪動,熱熱的豆漿在木桶里轉著圈兒。在一只手舉起那碗石膏水徐徐地倒下去的同時,點豆腐之人的嘴里就開始輕輕說著祝福語:“豆富來了!豆福來了!”站在邊上看的人,看著豆漿水越來越濃,形成豆花,也會跟著愉快地和唱起來:“豆富來了!豆福來了!”場面喜慶又熱鬧。 故而到了豐衣足食的今天,雞鴨魚肉、山珍海味無所不有,主婦在準備豐盛的年夜飯時,也一定會做一大碗釀豆腐或豆腐丸子來吃。正月初一這天,飯桌上也一定要有豆腐,不過這天的豆腐是素的。不同于除夕的釀豆腐或豆腐丸,它們是要加入精瘦肉、紅菇、香菇一起做成的。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初一,桌上一碗一清二白的豆腐煮菠菜,告誡著家里所有的人,做人做事一定要清清白白,堂堂正正;還要有一道豆腐煮薺菜或一碗紅燒豆腐。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里,家里有田有地,一直都是農民心中的理想。靠田地吃飯,向地里刨食的人,最想要的就是肥沃的田地。一塊塊方方正正的豐腴的豆腐,在農人眼里,象征著肥沃的田地。依照這里民間的風俗習慣,正月初一這天吃豆腐,這一家子在這年就能買到最美最肥的田地。于是人們爭著吃豆腐成了鄉民心里美最美的夢想!所以,過年時一定要吃豆腐,當然吃豆腐也是有著向上蒼祈“福”的意思,畢竟農人都是靠天吃飯的。富足的生活和富足的日子歷來都是人們所向往的天堂。 過年吃豆腐的風俗習慣,從何時起沒人知道,只知道一輩又一輩人都是這么做的。他們認為吃白白的肥美的豆腐意味著自己家的日子會越來越幸福越過越快樂! 一碗豆腐,就能讓村民有田種,有飯吃,有屋住,也能讓他們添丁進口,人丁興旺。這種特別的民俗,散發著一種質樸的清香。 (陳理華)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