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幕四合,咝溜溜的南風停駐腳步,“長槍短炮”早已架設到制高點,密密層層的人群靜立在舞龍廣場,眼神里的渴盼噼啪作響。 三聲銃響,震得腳下的土地猛地一激靈,仿佛春雷劈開了冰凍,寂靜的山村突然躁動起來,鑼鼓熱烈地敲打著,家家戶戶的門吱啞吱啞打開,后生走了出來,肩杠木條凳,上面粘著四盞燈籠逶迤而來。 近了,更近了。你可以聽到后生們精神頭十足的咚咚腳步聲,但更吸引你的,是那些燈籠:形似老時節用的竹提籃,上面也有提手,燈籠外面糊著紙,上面精心刻著喜上梅梢、連年有余等吉祥圖案,都是村民們自家制作的,栩栩如生,散發著泥土氣息,又大膽地采用紅綠搭配,強烈的視覺沖擊幾乎瞬間就通過眼睛進入你內心————這就是赫赫有名的福建長汀彭坊刻紙龍燈,每年正月十三至元宵舞龍三天,每天能吸引兩三百自媒體人觀光報道,前來一睹風采的本地外地人更是不計其數。 后生們聚集過來,按身上紅的或藍的馬甲分成兩排,吆喝著“接龍”。原來條凳只有一條圓柱形的 “腳”,上面留有榫頭,等另一條凳過來,旋開榫頭,上下重疊,讓“腳”從洞中穿過,再旋緊,準保不會脫節。 鑼鼓聲中,龍身一節一節地接起來,鞭炮轟然炸響,祠堂里舞出兩個方龍珠,以及一紅一藍龍頭龍尾,燈泡眼,鯉魚須,鹿角,魚尾,金光閃閃,崢嶸畢現。你才發現,這兩條龍竟分別達到六十多米之長,忽明忽暗燈光閃爍,像長長的街燈,像流動的銀河,在你心上緩緩流淌。 又一陣鞭炮炸響,遠處慢慢舞過來一條黃龍,形態與那兩條大龍相似,只短小一半,這是小龍,而藍龍為公,紅龍為母————你不禁莞爾,為彭坊人豐富細膩的想象,讓虛幻的偶像沾染上人間煙火氣息。 又三聲銃響,鑼鼓聲起,游龍開始了。三條龍隊一聲齊喝,龍便搖頭擺尾于田間巷陌,孩童們手提肩扛一盞龍燈,雀躍著伴游,遇有人家接龍放鞭炮,停歇下來點頭致意。蒼茫夜色中,但見三條龍燭光灼灼,且行且止,活脫脫就是真龍追逐嬉戲在天地之間。國泰民安啊,五谷豐登啊,要繞游村莊三圈呢,后生們臉上沁出細密的汗珠,仍一絲不茍地游走,把人們的祈愿、上天的福祉甘霖一樣灑遍村莊的每家每戶,灑向每一處田野、山崗、河流、草木。 終于,龍隊重新回到廣場,開始舞龍了! 三條龍圍繞廣場相向而行,如同艷陽下飛瀉的瀑布,燭光連綴成一片,令人目不暇接。鼓點一樣,是越來越急促的腳步;迸濺的火花一樣,是滿場流光溢彩的燈光;飛揚的流蘇一樣,是一節節快速流動的龍身。光和影匆匆變幻,閃爍在拋卻一切雜念的觀眾的心上,觀眾的心也驀然變成了璀璨燈影,如盛放繁花般閃爍,閃爍。 好一個彭坊舞龍! 你剛想大聲喝彩,龍隊卻漸漸停止,三個龍首聚攏在一起,片刻,小龍兀自離開。兩條大龍更興奮地舞動起來,或相向而行顧盼生姿,或攜手并肩同行同止,忽而如遨游大海悠然自得,忽而如騰空而起扶搖直上。 鑼鼓愈來愈急促,腳步愈來愈輕捷,左搖右擺,上下翻騰,呼喝聲四起,帶著客家先民自中原跋涉遷來的粗獷與豪邁,帶著江南山鄉滋養的元氣與多情,后生們胳膊、腿腳、全身,大起大落地舞動著,酣暢淋漓地舞動著。仿佛山嶺上狂風呼嘯而來,仿佛沙場上戰旗烈烈招展,仿佛汀江白浪奔騰,你第一次如此鮮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強盛與活躍,驚異于這個群山環繞的小山村居然可以釋放出如此奇偉磅礴的力量! 好一個蓬勃了想象力、壯美了山鄉的彭坊舞龍! 愈舞愈烈,愈盤愈緊,兩條龍燈緊緊盤旋在廣場中央,龍頭朝向南面后龍山恭恭敬敬地點了三下————那是彭坊的發源地。 鑼鼓鞭炮聲息,皓月當空,春蟲呢喃,后生們拆下條凳三三兩兩結伴說笑離去。迎著晚風,我用心銘記,今夜,彭坊將栽植在它土層深處最珍貴、最美好的記憶饋贈于我,那是一條條回鄉的紋路,還有今世不舍的鄉情………… (戴春蘭)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