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2月28日訊 群眾需求在哪里,司法服務就跟進到哪里。在福建東岸,有一海島名為“海壇島”,其四周環繞著10個有人居住的島嶼以及330余個無居民島嶼,他們共同構成了“平潭”。 平潭全區劃分為4大片區,共219個社(村)居。如何讓“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把司法服務最大限度地延伸至基層一線,這是平潭法院認真思考的一大課題。 問計問策 了解司法需求 一大早,平潭法院蘇平人民法庭青年法官潘瑜就要乘坐最早的一班輪渡前往所轄小島————嶼頭島。 “院黨組要求我們青年法官要腳沾泥土,不斷提升群眾工作能力。”這是潘瑜此次上嶼頭島的目的,深入群眾、接近群眾,讓司法服務下基層。 半個小時航行結束,潘瑜一行又輾轉來到了東金村鄉村法官工作室和嶼頭鄉鄉村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在這里早有一群村委工作人員和群眾代表等候著。 “我們小島上的村民接觸法律的途徑少,希望法院多普法,豐富普法形式,讓村民們更好提升法律素養。”在詢問大家意見建議時,村委干部如是說。 “我們老百姓就希望法官能幫我們解決實實在在的問題,有糾紛能化解,被欠的錢能要得回來。”一位村民露著憨厚的笑容,說著質樸的話語。 潘瑜低頭,一一將村干部、村民的意見建議記下。“普法形式、民生訴求”,這8個字印在了他的工作本上。 村言村語 講述普法故事 什么才是群眾喜聞樂見的普法形式?潘瑜帶著這個問題,一邊工作一邊思考。 “又有漁排著火了,損失慘重啊!”辦公室里同事們小聲議論著福建某地漁排著火的事件。平潭是海島,養殖業是支柱產業之一,漁排也是平潭的特色建筑。痛心的事件不能再上演。于是,一個念頭浮現在潘瑜腦海中————上漁排去普法! 走在縱橫交錯的漁排上,潘瑜熱情地和漁民們打招呼,“最近漁排著火的事情你們都有聽說吧,好嚇人啊!”“知道知道,還好那天上面沒人,太危險了。”漁民們附和著。 于是,一場關于漁排上的安全普法就此展開,潘瑜講得生動,漁民們聽得認真。 除了上漁排,講身邊發生的新鮮事,把法律送到群眾家門口外,平潭法院還注重以案釋法,多次把法庭搬進田間地頭,在草嶼島和小商品市場公開審理涉知識產權糾紛案、在世界城社區公開調解物業糾紛案、在東美村公開審理非法捕撈案、在古厝里審理古建筑糾紛案…………世界城物業糾紛案化解率100%、知識產權案件今年同比收案下降53%、生態保護類案件近兩年同比收案下降58%,達到了“審理一件、治理一片”的良好法律普及效果。 就地辦案 一線化解矛盾 “人民群眾是在具體案件中感受公平正義的,到群眾中,把小案辦好,就是對民生訴求的回應。”到群眾中辦好案,是潘瑜對“民生訴求”的答案。 2023年11月,潘瑜接收到平潭旅游集團提出請求調解9戶房屋租賃糾紛。 原來,旅游集團早年租賃這些村民的房屋用作旅游開發,但后期因種種原因房屋租賃終止,關于拖欠租金和補償款的爭議雙方僵持不下。 于是,潘瑜多次前往現場查看實際情況,并依托蘇平片區社會矛盾糾紛聯合調處中心,與派出所、司法所聯合深入一線開展糾紛協調工作,最終旅游集團與9戶村民全部達成和解協議。潘瑜依據人民調解協議書向各方當事人作出司法確認書,9戶村民也全額收到由旅游集團支付的拖欠租金及補償款。 “群眾的問題有時候不是在法院里能夠解決的,需要我們到群眾中去,就地調解,化解矛盾。”下到基層辦案,是潘瑜的工作日常,上大練島化解宅基地占用糾紛、去鐘門村幫農民工討薪、到上攀村調解房屋租賃糾紛………… 司法與群眾的距離可以很近———— 2023年10月,平潭法院聯合金井片區等單位在紅山村設立“法治驛站”,整合資源,就地提供司法服務; 2023年年底,青年法官紛紛進村入企,講政策、送服務、話嵐圖,讓好政策好服務在嵐島企業、居民中口口相傳。 法安天下,公平正義。當基層一線遍布法官的足跡,矛盾紛爭的聲音少了,文明的鄉風、良好的家風、法治的民風盛了。 (本報記者 陳菁 通訊員 王夢露)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