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89年,林步基懷揣兒時夢想,以筆試第一成績成為一名鐵路公安。這是福州鐵路公安第一批針對鐵路職工招警。從此,林步基從一名乘警開始,與火車結下終生之緣。 林步基當時值乘的是福州至北京K45/46次綠皮火車,這趟曾獲得過鐵路最高榮譽的“紅旗列車”,途經京山、津浦、滬寧、滬杭、浙贛、鷹廈、外福線鐵路,全程2331公里,跑一趟就是五十幾個小時,是當時福建唯一一趟去北京的列車。今年就要退休的老林,說起那段時光,仍記得酸甜苦辣個中滋味。 他說,那會冬天火車四面透風,夏天窗戶更是不敢關上,風扇轉來轉去的風,還不如車窗外灌進來的風涼快,但福建出去的路都是山,火車要過大坡過山洞,鍋爐就得加煤提速,車子轟隆扎進山洞,風被兩側的巖壁擠回車廂里,就算車窗上掛著紗窗隔去了不少煤渣,可風卷著煤灰還是一股腦地沖進車廂,往人的臉上呼來,身上一身汗不說,臉全黑了,一笑露出白花花的大牙。 當時,車子不僅跑得慢,還要耗費時間在跟換車頭上,火車靠蒸汽機車燒煤牽引,所以在經過一段時間和距離的行駛后,燃料耗盡,蒸汽機車要用水泵加水,用加煤機加煤,相比現場補料,直接換一臺已經整備好的機車更簡便也更快速,但也不會少于半個小時。他說當時在來舟站停靠換車頭車門全鎖,旅客就在地面苦等,更是尷尬事。趕路的急,上不了廁所的更急,不少旅客隨便往哪里一鉆,就開始解決個需問題去了。待到發車前,他是不少費勁吆喝人趕緊上車,怕賊惦記怕人擠著出事。 記得有一回,運行中接旅客報警,稱一年辛苦打工錢在停靠站上車時車被偷了。他按警長安排,從前方小站下車抱著試試的想法往回走,真在途中鐵路邊草叢里逮著呼呼大睡的賊,從賊身上搜到了偷來的錢。他將人帶回小站后,用車站手搖電話一站接力向福州上級報告,然后再由刑偵科派人來小站帶人。這樣看似簡單的過程,距離福州也僅200多公里,但限于當時的交通,花了將近一天時間。 春運來臨,春節前二十天開始這趟車就是加倍超員的狀態,一票難求。那時候返鄉旅客的行李更是五花八門,除了用扁擔挑著編織袋和油漆桶外,有的把洗衣機、電風扇、電冰箱也帶著,春運返鄉猶如搬一次家。 旅客多也給治安管理帶來難度。林步基當時是三人乘警組,警組長輪流帶他和另一個警員倒班不間斷地巡邏,當時想從挨節車廂擠過去時,少說也得一個小時,在車廂里巡邏,人都是貼在身上的,想擠過去還要靠旅客給你托一托。到了連接處看看廁所,不到兩個平方米擠進去十一二個人都一點不夸張。列車員怕開水燙著人,都是到了大客運站停靠,提著壺從車窗外給旅客杯里加水。發車了,林步基的身子掛一半在車窗外望,蒸汽車開得慢,就算從車頭跳下去,快跑兩步就能從車尾窗戶翻進車廂,回回他都怕賊跟著上車,還好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列車平安往返。 1994年,這趟列車改為內燃車,車廂條件大大改善,成為福建人迎著改革開放大潮、外出務工經商的熱門線路。林步基記得當時他值乘時,福建往外闖蕩南安做水暖器材的、石獅賣衣服的、莆田出去闖的,都坐這趟車出去、回來,當真是那句“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2006年,隨著鐵路第六次大提速,林步基值乘的這趟已叫“海西號”K45/46次紅皮列車,26小時就能到達北京,成了福建省進京最快列,隨后又縮短至20小時。 高鐵時代來臨,林步基開始值乘高鐵動車G302/303次智能復興號,短短8小時抵達北京南站。 從綠皮蒸汽車、內燃車到紅皮電氣車再到智能復興號動車組,如今的高鐵列車不是往昔的老火車所能比擬的。車廂內窗明幾凈、“人票證”核驗入座、 “站車交接”陸地聯動,“5G”單兵執法儀實時調度,乘警的工作條件也隨著列車更迭與時俱進,列車治安不可同日而語,但乘警面對的風險挑戰也在隨著社會進步而變化,旅客群眾的出行也不僅僅只為了一口溫飽,而是搭車背井離鄉討生活。這些中國鐵路帶來的變化正如林步基所說,福建和北京仍是兩千多公里的山河相隔,國家鐵路縱貫山巒、跨越江河,戰山斗水,復興號安全平穩地奔馳在廣袤的土地上,在他投身列車警務公安工作的三十五年的時光里跑出了中國速度,追上了社會的需求和人民的需要。 火車速度在變,他那顆初心沒變,他說,“割舍不下這身警服,站好最后一班崗,直到退休的那一刻。” (劉曉彬 李思思 作者單位:福州鐵路公安處)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