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卷走千萬“奶粉錢”填補“賭窟” ————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判決一起代購詐騙案 福建法治報——海峽法治在線3月1日訊 為實現帶娃賺錢“兩不誤”,許多全職寶媽選擇在網絡上開展副業,經營母嬰類產品是一種熱門選擇。但是,投資有風險,識人需謹慎。近日,廈門市海滄區人民法院公布一起代購詐騙案件。 小琳(化名)長年在網絡上銷售嬰兒脫敏奶粉,因貨源真實、渠道穩定,積累眾多客戶,發展多名下級代理。2022年下半年,小琳接觸到網絡賭博,本想“小賭怡情”,結果越賭越大,資金周轉逐漸出現困難。 2023年1月,因無力填補賭博虧空,小琳動起利用奶粉銷售資源進行詐騙的“歪腦筋”。于是,小琳先后注冊多個社交平臺賬號,一人分飾供貨商、代理商、客戶等角色,精心策劃出奶粉促銷、奶粉投資、奶粉交易等事由,向客戶騙取貨款、向下級代理商騙取墊資款。至2023年5月小琳主動向公安機關投案時,共計36名被害人被騙近1100萬元,錢款均被小琳非法占有并用于網絡賭博揮霍殆盡。 公訴機關起訴指控小琳犯詐騙罪。海滄法院經審理認為,小琳以非法占有為目的,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他人財物,數額共計1094萬余元,其行為構成詐騙罪,屬數額特別巨大。小琳多次詐騙,且將詐騙款用于網絡賭博違法活動,酌情從重處罰。綜合考慮被告人小琳自首、認罪認罰、取得部分被害人諒解等從輕情節,以詐騙罪判處小琳有期徒刑11年10個月,并處罰金20萬元,責令小琳退賠各被害人經濟損失,依法沒收作案工具手機2部。 法官提醒:低價消費、高利投資固然具有吸引力,但也有很大可能是詐騙分子的套路和陷阱。大家要時刻保持清醒、擦亮雙眼、細致分辨,選擇更有保障的消費渠道和更加穩健的投資方式,若發現存在被騙可能,一定要及時止損、留存證據,盡快向公安機關報警,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本報記者 余晶 通訊員 海法宣)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