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陽和煦的午后,我走進仙游縣大濟鎮古瀨村,探訪南宋清官葉的故居。 葉的故居位于古瀨村西邊的山麓上,地勢較為偏僻,背靠青山綠樹,山澗清泉潺流,讓人頓覺鬧市的喧囂剎那間遠遁。 故居為紅磚黛瓦,近似民居院落,遺留南宋莆仙家祠風格。門前矗立兩只石獅,雖經千年風霜浸蝕,沾染滄桑歲月的塵埃,由于雕鐫藝術的精湛,形狀仍栩栩如生,仿佛向來訪者款款訴說著這座古院落往昔的故事。 葉故居現為葉氏宗祠,始建于宋嘉定六年(1213年),后經歷多次修繕,1984年被評為仙游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抬踏青幽的石階進祠,映入眼簾的是廳堂、廂房,與廊道連接。講解員介紹說,原先院落兩進后房兩側還有騎樓,但是因為年代久遠已經損毀。我打量察看著祠內的對象擺設,其實,經歷千百年的風浸雨蝕,許多舊跡不復存焉。廳堂墻上書寫顯目的“廉”大字下面,張掛著一幅葉的畫像,身著朝服,高聳官帽,面容莊嚴卻不失慈祥,眼神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人心,讓人感到敬畏。我不禁思緒彌漫,恍惚穿越時空,看到那個風骨凜然的房屋主人葉剛剛離開不久。 百年千載了,物是人非,故居遺址依舊,我沉思許久才緩過神來,抬頭看見廳堂主墻上有塊橫梁匾額,鐫刻四個蒼勁有力的金黃大字“后世必昌”赫然在目,在透過天井的陽光照射下,熠熠生輝。講解員介紹說,“后世必昌”四字是朱熹在仙游講學時參謁葉的陵墓時,感嘆地撫碑題寫。 理學宗師朱熹緣何贊曰“后世必昌”?令人頓生驚訝。隨著參觀的深入,我對這位古代清廉官員有了更深的了解,葉清正廉明的身影漸漸明朗。 葉,公元1100年出生于仙游縣大濟鎮古瀨村,字子昂。32歲時考中進士,首任廣東省南海縣主簿兼代理縣尉,然后轉任貴溪縣知縣、上虞縣知縣、處州知州、常州知州、參知政事兼同知樞密院事、尚書左仆射兼樞密使、宰相兼國用使等職,謚號“正簡”。公元1167年病逝。 葉一生清廉,疾惡如仇,敢言直諫,愛國愛民,政聲顯赫,受到皇上器重,贏得百姓擁戴。講解員略述葉清廉不阿的幾個故事,甚是感人。 葉為官公平清正,襟懷坦白。有一天,宋孝宗特地召見葉,問其曰:“為官何以為先?”葉坦言陳見:“清廉乃為官之本,為官當以公忠為先。”孝宗聽后大悅,連連點頭稱賞。從此,宋孝宗更加器重葉。 葉為官整飭吏治,拒腐懲惡。葉尤為重視整頓地方官員的作風和治績。宋紹興八年(1138年),葉調建州錄事參軍。當時的兩稅征收弊端很多,百姓繳納稅賦必須通過代理。而代理往往壓價克扣從中牟利,百姓苦不堪言。葉大膽改革,用鈔票代替實物交稅,既免除百姓運輸之苦,又杜絕了中間盤剝。 早在葉任尚書兼參知政事期間,有位名叫胡與可的文職官員,經常出入中書省府門,勾搭巴結殿前帥官王琪,妄想在軍中謀求職位。一天,王琪向孝宗薦舉胡與可,孝宗猶豫難決,將此事交由葉決斷。葉對這一伸手要官的胡與可極為反感,召見胡與可于中書省,這位官員以為疏通跑官后門,一進府門,滿臉堆笑,一副恭維相。葉當即板起臉來,嚴詞斥道:“葉某忙于國事,人事是非,孤陋寡聞。今日老夫倒要洗耳恭聽,爾對人事的高見,好讓葉某洞開眼界,長長見識。”胡聽葉話中有話,自知不妙,驚出一身冷汗,趕忙稱罪,狼狽告退而去。此事傳揚出去后,跑官也就此銷聲匿跡。 葉為官剛正不阿,不畏強權。宋紹興二十九年(1159),葉任處州知州,當朝宰相湯思退剛好就是處州人。宰相在老家的兄長違反律令,指使家奴私自屠牛、販酒,葉將他的家奴繩之以法,湯思退因此對葉十分不滿。當時,每一頭耕牛官府都要登記造冊,因為牛馬是國家戰略物資,是交通運輸和農業的重要工具。而宋代的酒業實行官營。湯思退兄長私宰牛馬、非法販酒牟利被懲罰,葉此舉無疑得罪了湯思退,之后便被調任。因為葉清廉仁政,處州百姓建“遺愛祠”以紀念他。 葉為官體恤民情,兩袖清風。宋紹興二十二年(1152年),葉任越州府上虞縣知縣。越州府新任府帥曹泳,是秦檜的姻黨。曹泳要求當年的夏租,要提前征收80%。各縣都唯命是從不敢反對,只有葉大膽進言說:“上虞不過是個小縣而已,去年秋天絕收,今年秋收預計會大豐收,希望能緩期征收。”曹泳聽了很是憤怒,對他很有看法。等到秋天大豐收后,因為有了之前的緩沖期,上虞縣反而成了最早完成任務的縣。 宋乾道三年(1167年),葉在拒腐懲惡、革新除弊、匡扶宋室過程中,得罪不少朝臣權貴。他奏請皇上恩準辭退。葉引退歸時,他的四弟剛好逝世,年方五十八歲。葉經過南平富沙時聽聞訃告哀痛不已,于是連忙趕路。夜里葉在廣化寺借宿,半夜突然頭痛,請家人取藥,藥未拿來就去世了。 葉官至宰相,但一生簡樸,行旅從簡,家無一畝土地之增,身無余財,死后兩年才下葬,墳塋不立石馬,不建墓亭,僅存欽謚“正簡”于路旁。葉的家眷按照其遺囑,沒有向朝廷請謚。三十年后,其侄葉元才請求楊萬里撰寫行狀向朝廷請謚。劉克莊寫詩贊美他的品德:“在昔正簡,謀國清忠,何以家為?臥僧榻終。”朱熹深受感動贊其廉潔奉公,必佑子孫繁衍昌盛………… 我徘徊于這個充滿歷史氣息的葉故居,端詳祠院墻上的《葉氏家訓》中的“崇儉樸,勤事業,不得越分而行非禮不法之事。”內容時,喟嘆不已。 祖德家訓是一盞永不熄滅的心燈。葉氏家訓,何嘗不是深刻影響著族人的心靈。清正廉潔高尚的理念一直流淌在葉氏的子孫后人的心里,它像一面鏡子提醒著后代弘揚清風正氣、傳承高尚情操。 古祠廊道旁的功德碑上,刻寫著各地葉氏宗親捐資修繕葉氏宗祠的名單。如今,葉族人從古瀨外遷后在各地開枝散葉,生根發芽,賢人輩出,光耀門楣,也應了朱熹的那句“后世必昌”。 夕陽西下,余暉灑在故居的屋頂上,這座古老的祠院顯得更加莊嚴與肅穆。 (周而興) |
找福建律師 、看福建新聞 、免費法律咨詢 ,就上福建法治網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旗下,福建最權威的法律門戶網站
地址:福州華林路84號福建日報大廈5樓 新聞投訴:0591-87870370
版權所有:福建法治報社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20071101號 閩ICP備11004623號-2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涉未成年舉報電話:0591-87521816,舉報郵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聞道德委舉報電話:0591-87275327